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三年四換省長 “煤炭大省是一個火山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1 09:21:16  


 
  三年四換省長誰為山西官員指明方向

  “去年9月參加太原第一屆煤博會時,以為和於幼軍簽約,沒想到是孟學農;今年還是孟學農吧,結果卻是王君。”9月16日,太原第二屆煤博會開幕,看到剛上任兩天的代省長王君在主持,山東代表團一位煤企老總一時沒轉過彎來。在他的記憶裡,過去的整整一年間,山西已有三位省長輪番換位。

  細算起來,從2005年7月省長張寶順升任省委書記開始,3年間,山西已更換了4位省長。尤其最近一年間,更是有於幼軍、孟學農、王君三人輪番上陣。

  看似突然的背後實則必然。孟學農的前任於幼軍在任時就感嘆煤炭大省是一個火山口,官煤利益糾結使得發展與安全生產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可能留給孟的時間太短,還未來得及施展拳腳就黯然離場。王君匆匆補位,被賦予的使命依然是個“撲火者”。

  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突發事件”不斷發生的省份。一發生事故,就會查辦部分官員,但查辦完以後,事故并沒有杜絕。有些領域甚至同類型的事故接著下次再出。這樣的尷尬結果不禁催使我們發問:治官、治吏、治風氣,究竟哪個更重要?

  在山西的許多產煤縣,安監局局長這個職務是最難做的,甚至有個別縣出現沒人願意當局長的情況——因為出了事故第一個免的就是你。對於任命制依然是中國官員主要任命形式之一的當今官場來說,這是坐在火山口上的職位,不少人一是不願意做,二是做了也不一定盡心。因為很多人并非不盡職,但也難逃免職厄運——雖然山西有過一位死在安監局長崗位上的勞模,但把維護一個行業生產安全的重擔壓給少數官員,從宣傳上來講,很有賣點。但是從執行效果來看,還是治標不治本。

  客觀地說,每一個被問責的官員,不管他職位多高,能力多大,被問責後都不能喊冤,因為這是對官員自覺承擔責任的內在要求;是整肅吏治,樹立官員 “民本”思想的要求;也是政府取信於民、提高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但是問責不是目的,是手段,如果能佐以其他輔助手段,例如治吏、例如治風氣,可能被問責的人就會減少而同時事故也會減少。

  在山西,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地方幹部,盡管是極少數,他們會說:“山西不死人是不可能的”。悲觀話語讓人痛心,但思想上的麻痹也由此而生。

  風氣植根於歷史,一個地方的吏治能左右一個地方的風氣。安全,需要從上問責和自下嚴管兩管齊下。在中國一些發生過事故的地方,你會驚詫地發現:一些與事故有很密切聯系的人,事故後依然在原崗位。治官重於治吏導致官怕事故而吏不怕,形不成治理安全事故隱患的上下一心。

  “單一的領導問責制,并不能根本解決山西的煤炭生產安全問題。”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董江愛認為,“山西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說需要利益調整、鐵腕的吏治和官員政績觀的轉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