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毛澤東為何成了“三級幹部”?工資多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0 10:21:45  


毛澤東說:“一級幹部就我毛澤東一個人,你們都是二級、三級,我毛澤東太不够意思、太不够朋友!”
  中國在1955年實行軍銜制的同時,在全國實行行政級別工資制,行政級從1級到24級,月工資從590元到45元不等,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按照第一次擬定的行政級別工資方案,中共高層官員的收入相對是比較高的:

  一級 軍委主席 600 毛澤東 (大元帥)

  二級 副主席 550元 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

  三級 元帥 500 陳雲、鄧小平和元帥

  四級 大將 450元 粟裕、徐海農、陳賡等大將

  五級 上將 400 大軍區、省、部級正職

  毛澤東在看後說:“你們讓我當大元帥,是把我放在火爐子上烤我呀!一級幹部就我毛澤東一個人,你們都是二級、三級,我毛澤東太不够意思、太不够朋友!我們把一級讓給馬克思、恩格斯,把二級讓給列寧、斯大林,我和你們一樣,都是三級幹部。”

  周恩來和他的助手們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大體如下:

  從元帥到准尉,從國家元首到辦事員共劃分為24個級別,工資從45元到594元不等,級與級之間最多相差50多元,最少只相差5元。因地區類別不同(全國劃分為4-11類),同級地方幹部相差10-40元。按照“血比汗值錢”的原則,軍隊幹部比地方幹部平均高出30元左右。

  評級、評銜涉及個人利益,經常需要做出平衡調整。為了照顧那些資歷老、戰功大,但職務、軍銜較低的人,也對特定的人給予“低職、低銜、高行政級”待遇,如山東大學前校長成仿吾,行政級評為五級,相當於上將和正省級。

  中國在1960年之後連續遭遇了三年自然災難,國內經濟蕭條,民衆生活困難,出現了饑荒。196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通知,削減行政級別三級以下的工資:三級降12%,四級降10%,五級降8%,六級降6%,七級降4%,八級降2%,九至十七級降1%。

  當時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費僅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資能養活一個五口之家。(來源:鳳凰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