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大裁軍暗藏玄機:核心戰力絲毫不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8 11:18:23  


台“陸軍”CM-11勇虎主戰坦克機動演練。(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盡管三大司令部均被裁撤,但台軍的核心戰力非但得以保留,甚至還有所加強。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人文章稱,“裁軍至20萬人以下”,這是馬英九的諾言。如今,諾言終於到了實現的一天。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當局大規模裁軍方案日前出爐,包括台軍“憲兵”在內的三大司令部將被裁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精兵簡政式”的裁軍,只是削減冗餘,未動台軍筋骨,某種程度上甚至使台軍戰鬥力更強。

  裁軍被疑“自廢武功”

  台灣媒體透露出的大裁軍方案顯示,台軍聯勤司令部、後備司令部及“憲兵”司令部均將裁撤,未來將可能有近百名將官與7.5萬名軍人脫下軍裝。筆者注意到,多年來充當台灣地區領導人及台北要地核心保衛者的“憲兵”也要撤掉,以示馬英九裁軍的決心之大。據報道,1.3萬名“憲兵”中,被裁的多達8000人,剩下的5000人也要并入陸軍。

  對馬英九當局這樣大刀闊斧的裁軍舉動,反對黨一直指責是“自廢武功”。也有人指出,未來幾年內當局為做好整編和人員安置,不但不會少花錢,反而要多花100多億新台幣來善後。甚至有人擔心,數萬軍人脫下軍裝後難免洩露軍中機密,對台灣防衛不利。但從目前看,台灣當局依然不為所動,堅定推進裁軍計劃。

  裁掉誰,有說法

  然而細觀台灣當局的裁軍方案,會發現背後暗藏玄機。而被裁撤的台軍相關部門、軍種和駐軍,也是根據現代作戰需要有所區別、仔細考慮過的。

  首先被裁撤的是門面部隊,大量裁撤的“憲兵”就屬於這種情況。台軍“憲兵”雖然威風,但戰時除維持後方秩序和保衛要人外,能發揮的作用不大。其戰車部隊往往僅在閱兵時“秀”給民衆看一下,更沒有實際戰力,自然成為裁撤首選。

  而後備、聯勤兩大司令部被裁撤,則是冗餘部門的精簡動作。在世界其他較大的軍事體系中,統一的動員、後勤保障部門是必不可少的,但台灣面積小、人員少、部隊員額有限,動員與後勤工作可以在較少層級下組織完成,如果在軍種之上再設統籌管理者,可能不利於戰時效率。

  此外,據筆者了解,台灣軍方此輪還將大肆裁撤陸軍,并進一步削減前沿駐軍。台灣四面環海,中間又有大量山地,在現代立體作戰條件下,陸軍所能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作戰環境與現代作戰制勝條件的改變,使得陸軍必然要面臨進一步壓縮。

  核心戰力絲毫不減

  由此可見,台軍裁撤的大多是冗餘部隊,而戰時能實際發揮作用的部隊仍大量保留,甚至有所加強。與此同時,台軍希望以裁撤冗餘部門減少指揮層級、提高戰時效率;以募兵制加強士氣和單兵戰鬥力;以新武器充實軍備,從而在縮減規模的情況下提升戰力。

  以台灣的海島地形來看,最易發生的是兩栖作戰,因此台軍對海、空軍比較重視。在此次裁軍中,非但未對海、空力量傷筋動骨,反而積極謀求武器更新。在今年8月末得到美國出售“魚叉”反艦導彈的正式承諾後,台軍仍積極尋求美國能售台F-16C/D戰鬥機、P-3C反潛機甚至柴電潛艇。

  此外,就算素有“鐵衛隊”之稱的“憲兵”司令部被裁撤,但“憲兵”中至關重要的“反斬首”兵力不減,具備快速反應打擊能力的“憲兵”特勤隊,也得以保留。

  分析人士認為,台軍當前的裁軍活動,要比陳水扁時期盲目叫囂“先制、反制”要理性得多。台軍似乎開始明白,在現代作戰中,兵力不等於火力,人多未必勢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