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信報:金融市場震盪 港府財赤或急升至數百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7 15:43:40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香港信報今日發表社評說,為了應付雷曼兄弟破產觸發的震盪,各國央行昨天紛紛向金融系統注資,除了聯儲局聯同十家銀行宣布設立一個七百億美元的基金,歐洲央行也在周一向隔夜拆借市場緊急注資三百億歐羅,英倫銀行則宣布向金融市場拍賣五十億英鎊貸款,期限為三天;連串行動,都是避免同業市場因流動性緊絀、金融機構可能因“頭寸”不足而危及全球金融體系。

  近幾年一直堅持從緊貨幣政策的人民銀行,終於在上周日也開始轉向,宣布四年來首次減息(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點二七個百分點),以及五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一個百分點)。下調貸款息率,有助降低企業的貸款成本,減輕它們的財務負擔,貫徹 扶助全國中小企的政策。對內地銀行來說,降低貸款息率雖然壓縮了它們的利潤,但比起企業來說影響相對輕微得多;內地十四家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 長百分之七十三點一四,遠高於上市公司的水平,故此認為央行調低貸款息率對銀行盈利會造成衝擊之說,顯然屬誇大之辭。

  社評認為,從目前的趨勢看,金融市場波動很快就會反映在實體經濟上,以內地來說,今年上半年全國有六萬七千家中小企倒閉,但銀行一直不願借貸,加上各種成本上升,內地的企業正面臨着 多年未見的經營困境,人民銀行“二率齊降”,顯然是意識到經濟增長的形勢嚴峻,必須及時調整政策,不能再一成不變地守着緊縮貨幣政策的舊章。

   當前的金融風暴,對香港又有多大影響?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天跟保監專員一道露面,重申政府已就雷曼兄弟及美國AIG事件對本港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啟動 協調機制”,確保金融市場有秩序交易;與此同時,保監專員則強調本港保險業制度健全,香港保單持有人的資產與集團其他的業務分開處理,換言之,AIG的香港業務資產足以履行應付本地投保人的責任。在現階段,財金官員出面大派定心丸、安撫市民的情緒,效果未必顯著但卻大有必要,因為外圍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消息和謠言四起,也許特區官員也未能知悉全局,但確保市場運作有序,特別是向購買了AIG保單的市民解釋情況,是財金官員的分內職責。

  社評認為,跟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炒家直接衝擊港元不同,當前金融危機“震源”不在亞洲,市場風聲鶴唳也並非由於炒家興風作浪,故此維持市場秩序並不是當前的關鍵,本地 市場要關注的,是到底香港的金融機構持有多少出了問題的債券及衍生工具,以及同業市場的流動性是否充裕,有關情況,金管局應該知之甚詳,理應及早向公眾作出說明。

  香港的憂慮,在於市場動盪重創金融業,觸及了香港賴以生存的“核心業務”,此中到底會引起多大影響,有待業界作出評估;其次, 金融業受創令過去幾年大批在投資市場有所斬獲的人士身家縮水,財富效應消失,大量“高增值”的消費將會隨之沉寂,其影響不容低估。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現在香港的處境跟二○○○年前後極為相似。

  踏入二千年,香港剛從九七金融風暴恢復過來,政府入市的資金因科網股熱潮帶動而大賺,股市又興旺蓬勃,彷彿難關已過。同樣,香港從○三年開始復甦,也經歷了股市旺景、失業率下降,經濟旺興的幾年,但由於經濟結構沒有改變,外圍波動及金融市場震盪, 負面效應很快就會浮現;我們認為,行政長官在稍後的施政報告內,應該為香港的經濟金融環境重新來一次評估;以目前政府的開支,加上因市場波動令政府收入大不如前,我們初步計算,本地明年財赤可能會達數百億元之數;過去香港不景氣尚有中國作後盾,現在內地也面對調整的困境,香港實在難言樂觀。


    相關專題: 雷曼危局 美國金融王國快垮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