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府檢討“香港品牌” 或取消“飛龍標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5 15:46:19  


“飛龍標誌”被用作台北國際書展香港館的識別標誌。
  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用以推銷“香港品牌”的飛龍圖案及“亞洲國際都會”這句宣傳標語,面世7年,政府最近決定花費約180萬元檢討“香港品牌”活動,希望可注入代表未來10年的香港新核心價值。有學者指出,在2001年推出的“香港品牌”活動根本未能成功令人聯想到當中的香港價值,政府應全面檢討其宣傳方法。

  香港明報報道,特首於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由財政司長為01年推出“香港品牌”活動作檢討。當年有關活動用了900萬元設計代表香港的飛龍圖案,但被批評為“像龍又像狗”或“不像龍,不像鳳,像雞”,其後甚至被泛民主派改造成“普選鳳凰”,作為爭取普選的標誌。飛龍背後的核心價值“文明進步、自由開放、安定平穩、機遇處處、追求卓越”,更不是人人知曉。

  50萬設網站諮詢青年人

  負責檢討的政府新聞處,決定動用180萬元協助做這項檢討工作,其中130萬元用以聘請顧問公司,協助諮詢及蒐集社會各階層及利益團體對“香港”形象定位的意見,餘下50萬元用以設立網站,蒐集青年人意見。

  副新聞處長譚羅南華說,當年回歸不久,外國擔心香港在97後會變成另一個中國城市,故希望透過“香港品牌”活動,宣傳香港仍安定自由,與97年前一樣;今次檢討則希望可找出未來10年最能代表香港的核心價值。

  據了解,新聞處迄今已聽取了旅發局、環諮會及部分商界意見。旅發局初步認為飛龍標誌有助推銷香港,龍亦代表亞洲及活力,故不必“飛起”這條龍,稍在線條或顏色上作輕微改動便可;但同時有意見指出,以往香港太強調“經濟城市”的形象,認為香港未來可演化成“友善城市”,令外國人更願意前來和體會。

  學者:核心價值少人知

  香港設計師協會副主席黃炳培表示,飛龍標誌的設計雖然不太好,但已“陪伴”港人7年,同意毋須大改。他認為政府應表明今次檢討目的,若希望推銷全新的核心價值,則應全面檢討整個活動。

  城大市場營銷學系課程主任譚桂常指出,這個推行7年的“香港品牌”活動不太成功,除了該條飛龍外,根本甚少人可說出背後的核心價值。

  譚桂常說,市場推廣有所謂“連人帶話一齊來”,但大家都不知道飛龍背後的意思,活動可算是失敗,故當局可參考推廣國歌的方法,為飛龍加上影像意義,或較易達到推廣目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