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港立會選舉平淡而詭異 市民默默行使投票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7 14:29:11  


為了香港政制的健康發展,香港市民今天默默投下他們的一票。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記者 黃曉南)香港立法會選舉今天投票,今屆選舉出現了兩種看似互相矛盾的詭異情況:一是參選的名單數目遠超歷屆,席位的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二是市民對今屆選舉普遍提不起勁,輿論上沒有熾熱的焦點議題,投票率料會低於往屆。

  今早7時半,投票在全港532個票站正式開始,將於晚上10時半結束。逾337萬名地方選區選民和逾21萬功能界別選民,會分別選出30個地區直選議員和16個功能組別議員(另外14個功能組別議員在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

  在主要戰場的地區直選,共有53張名單共142名候選人,競逐30個議席,激烈程度遠超歷屆,一般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曾蔭權在05年提出的擴大民主政改方案遭否決,致使今屆議席未能增加,而政壇元老多半尚未退下,一批新星又冒起,僧多粥少,競爭自是激烈。

  二是泛民主派上屆採取協調機制,多個政團合組名單出選,在比例代表制下證實失敗,今屆遂採取各自為政,加上公民黨和社民連新成立,遂出現慘烈的鬼打鬼情況。建制派方面,本來的協調機構適值人事變動,協調的力量較上屆稍弱,因此民建聯、自由黨和獨立的建制派人士之間,也出現一定程度的爭食情況。

  三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決定,香港最早可於2020年普選立法會,而在下兩屆(2012和2016)選舉,民主程度也會增加。各黨派遂於今屆開始部署,加大投放資源,一邊鞏固地盤,一邊培養新人接棒,期能在普選的政局下獲更大的話語權,遂出現千帆並舉的局面。

  雖然政壇之內打得慘烈,民間卻出現相反的情況,民調指市民對今屆選舉的關注程度不及往屆,投票率料下降,媒體上也沒出現以往鋪天蓋地壁壘分明的論戰。箇中原因是,自回歸以來,香港政界最大的分歧點,在於所謂“民主”和“反民主”之爭,更具體的說,在於什麼時候落實《基本法》中規定的特首和立法會普選。上年年底,人大常委會決定,香港最快可在2017年普選特首,2020年普選立法會,一鎚定音。“時間表”既出,“何時普選”這個議題遂再也炒不熱起來。

  是以,民調顯示,在今屆選舉,選民最關心的議題是通脹和民生等,以往佔首位的政制發展議題,今屆已跌到五、六位之間,甚至在“就業”和“貧富懸殊”問題之後,人心向背,可見一斑。

  因此,市民在今屆選舉的投票熱情下降,也是很自然的事。但也唯其如此,香港的政治才回復到正常的軌道上來,擺脫了所謂“民主”“反民主”的內耗爭拗,選民關注點落實到候選人的具體政綱上,默默選出最能造福民生的候選人;如此般,不僅適合香港政治發展的特殊情況,甚至也符合西式OCED國家代議制政治的常態,而避免了一些亞洲民主先行地區如泰國和菲律賓般的亂象,這固然可歸功於“後發優勢”,但同時也建基於《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中央政府的關心,以及香港市民長期以來的努力和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