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蔡逸儒:特殊的兩岸關係 走回我們的主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5 08:22:31  


蔡逸儒:既然馬英九在認知和行動上都有明確的主張和做法,政治上已經對大陸表現了很大的善意,但台灣經濟上則仍未見到起色,或許中國大陸更應加快步伐,該有一定的急迫感,儘快把兩岸關係穩定下來。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作者 蔡逸儒)日前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陽報的專訪時指出,兩岸關係既不是兩個中國,也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兩岸特殊關係。這是其就任之後首度對兩岸關係最具体的一次周全的論述,值得重視。

  對了解台灣政府運作程序的人都知道,如果外國媒体想要訪問馬英九,通常會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是當面訪問,另外一種則是書面訪問。採訪單位通常會事先把想問的問題讓受訪一方有個大概了解,如果是書面訪問尤其得先提交問題,然後由府方看問題的性質,發交政府相關單位,如“國防、外交”、經濟、“陸委會”及“新聞局”研擬答案,呈送核可後,以“總統”或“院長”之名發出。全世界做法或許都差不多。

  不論如何,這次為馬氏預擬答案的人選,或更高層級的單位顯然頗能把握馬先生的整体思維,這應該不是“外交部”或“陸委會”這種行政單位能夠勝任、掌握的。不過比較讓筆者好奇的是,既然馬英九這次的訪問內容有其重要性,為何不挑美國或歐洲的大報或通訊社來傳達訊息,反而特別挑個西語系的報紙,不知其中有無特別涵意或顧忌?

  其實,早在一九九六年時,筆者追隨台大張麟徵教授參加國發會時,我們所主張的就是兩岸特殊關係,當時我們必須左邊對付民進黨的兩岸一邊一國論點,右邊還要和李登輝的國民黨所主張的特殊國與國關係進行鬥爭。結果在國民黨和民進黨聯手之下,兩岸特殊關係的觀點無法成為國發會的共識。當年文鬥的過程都有文件記錄在案。

  簡單的說,馬英九現在的觀點就是,兩岸仍處於內戰並未結束,不完全繼承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及於台灣,“中華民國”的主權含括大陸,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卻有兩個政治實体或管轄權,前者是主權(soverignty),後者是治權(jurisdiction),承認大陸的就必須與台灣斷交,反之亦然。沒有所謂的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的問題。

  此之所以馬英九會認為,兩岸都可以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內含卻各有不同看法,這就又回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其實這和兩岸航線到底是國際航線、島內 航線,雙方吵成一團,後來同意以兩岸特殊航線模糊處理是同樣的道理。

  如今馬英九重申其一貫看法,表示大陸可以是個威脅,也是機會,他要把兩岸關係發展讓機會最大化,威脅最小化。這其中確實充滿了善意與積極的意涵。

  雖說兩岸關係走了一大圈,台灣浪費十多年的光陰,無以數計的龐大資源,現在又走回原來我們的主張,歷史真是充滿了反諷與無奈,但既然馬英九在認知和行動上都有明確的主張和做法,政治上已經對大陸表現了很大的善意,但台灣經濟上則仍未見到起色,或許中國大陸更應加快步伐,該有一定的急迫感,儘快把兩岸關係穩定下來。畢竟馬英九還內有民進黨的壓力,外有美國日本的制肘,給台灣機會就是給大陸自己機會,幫助馬英九就是幫助大陸本身。雙方都不可再錯失了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機會之窗。切記!切記!(作者 蔡逸儒 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