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從華府看天下:馬英九大意失荊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5 07:56:51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傅建中的文章,透露馬英九就職前后訪美辛秘。 

  文章說,馬英九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過境美國極為低調,他強調單純過境,不搞小動作,意在和美國重建高層的互信,此話聽來冠冕堂皇,無懈可擊,骨子裡則是馬有他的苦衷,不得不如此耳。原因是馬一當選後,就給了美國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在他首次記者會上,公開表示有意訪美,特別是華府,儘管他是在記者詢問下作此宣示,並非主動宣佈,美方還是感到意外和些許不快,也因此使他本來在就職前甚有希望的美國之行成為泡影,連帶的還得花些力氣恢復美國對他的信心,這是他上個月過境時極盡低調能事的真正原因。 

  據了解台灣大選前,國親兩黨駐美代表袁健生曾探詢美政府,如馬英九勝選、在正式就職前訪問華府的可能性,所得到的答覆是正面的,白宮方面對此事尤抱樂觀其成的態度。布什總統在馬當選後第一時間內(三月二十二日) 致電祝賀,並讚揚台灣是“民主的燈塔”(a beacon of democracy),且透過國親管道把賀電立即送給馬,凡此種種,都是開啟美台關係新紀元的好兆頭。 

  文章透露,這裡有個插曲,等到美國駐台代表楊甦棣在週一(三月二十四日) 見馬遞送布希的賀電時,那已是明日黃花,馬都懶得聽了,可是楊是奉命行事,非得當著馬的面,鄭重其事的宣讀不可,所以楊甦棣在馬無心“聽取舊聞”的情形下唸稿,頗感尷尬。 

  等到馬事前不曾與美方磋商,而逕自在記者會上宣布有意在就職前訪美,華府一夕之間態度丕變,與選前願見馬成行的初衷判若兩人。馬這時方知闖了禍,但已無法挽回。袁健生為此頗為自責,若袁能隨侍在側,及時防止馬“失言”,馬於選後訪美事,當另有一番境界矣! 

  事後獲悉,布什政府內部討論馬英九訪美的利弊時,持反對意見最力的是財政部長鮑爾森 (Henry M. Paulson, Jr.),這並不意外,因為鮑爾森出任財長前,是華爾街高盛投資公司的大總管 (CEO),和中共關係極為密切,也是美國金融界首屈一指的中國通,故他上台後,推動和中共的戰略經濟對話(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簡稱SED)不遺餘力,每六個月就在華府和北京輪流舉行一次。在鮑爾森二年出頭的財長任內,SED已先後舉行四次,頻率極高。 

  話說鮑爾森反對馬英九訪美一馬當先,不意國務卿萊斯也附和鮑爾森,內閣中兩名最具影響力的閣員的力道加在一起,確實非同小可,布什終於接受萊、鮑二人的意見,對馬訪問華府一事說No。 

  主張應准馬英九訪美的前國務院官員容安瀾 (現任華府史汀生中心東亞部主任),認為布什政府的決定是一大錯誤。他深信無論是從美國自己的利益、還是美台雙方的利益考量,美國都該讓馬到華府來,和他進行面對面的對話。容安瀾也相信中共會容忍馬英九的訪問。 

  文章最后說,馬英九訪問華府一事功敗垂成,不禁使人想到“一言喪邦”那句話,馬在槍聲未響前即偷跑 (Jump the gun)雖沒有喪邦,卻造成他行不得也的困境,故此次過境美國,真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全部行程對美國百分之百的透明,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在馬過境期間和馬形影不離,真是食則同席,行則連輿,只差寢則同榻,連馬和三十一位參、眾議員會晤或通話薄都在座旁聽,儘管讓他見識了馬駕御英語的超高能力 (和馬的前任那個騙子相比,豈止是天壤之別),卻也害苦了薄振筆疾書、記錄不停,以便向美政府提出報告。這份差事有多苦,只消看看馬的記錄有四人之多 (均是調自駐美代表處的幹員),即可了然。雖說AIT每天給薄瑞光五百美金特支費,恐怕薄還是徒呼負負的。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