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扁派護主、王拓請辭 蔡英文一度不想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2 14:11:06  


 

  據瞭解,當時一度抓不清黨主席意向而猶疑的黨部幹部,因蔡英文的表態感到非常“振奮”,大家全力朝八三○不上街的方向運作。 

  一直到隔天的二十日上午,蔡英文的意念仍非常“堅定”,據指出,她還曾透露出不想被獨派挾持,“遊行(在中常會)過就辭職”的念頭,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到二十日中常會召開前的“上半場”,黨中央幹部仍在運作中常委不要同意參加八三○遊行。 

  黨務高層表示,蔡英文是“選”出來的,實際上“沒有辭不辭職的問題”,不過,她確實曾表達了“負全責”的立場。 

  只是,當黨中央朝不上街的方向操盤時,扁系卻與黨中央逆向操作,陳水扁心腹、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親自致電中常委,希望能把黨中央導向“上街頭”。 

  也就是八月二十日下午,表決民進黨是否參加八三○的那場中常會,會前有兩股完全相反的勢力在動。令人意外的是,原本相當堅決的蔡英文,到了中午時分,心情突然掙扎了起來,想法修正為“上不上街,交由中常會決定”。 

  感受到蔡英文的“掙扎”,曾有黨務高層提醒她,“中常會的決議就代表黨主席意志,‘如果’主席的意志堅定,中常委都會表示支持的。” 

  有趣的是,洗錢風暴鬧大後,原本執意上街的台灣社已經沒那麼篤定了,黨務高層指出,他們的情緒其實是隨著民進黨起伏的,甚至曾做好改期的“最壞打算”。 

  因此,最後一刻仍想拖著民進黨上街的,反而是陳水扁嫡系。由“堅持”到“掙扎”,以致最後在中常會對決的,是蔡英文意志與陳水扁意志。 

  扁意志 首戰贏蔡意志 

  中常會上,果不其然,“主戰派”聲勢浩大,柯建銘、蔡同榮、羅文嘉、陳明文、賴清德、楊秋興、許添財等中常委都力挺遊行;“溫和派”中常委段宜康、徐佳青主張擇期再戰,但明顯居於弱勢。 

  這個時候,蔡英文開始“順著中常委的決議了。”黨務高層指出,我們可以體會她的“掙扎”,畢竟中常會“反應了地方的心情”。該高層表示,民進黨是真的不想上街,對此活動的態度原就是“非主辦但協助”,到了後來,“雖然覺得扁不對、扁不能被原諒,但國民黨確實在這件事上‘動員了政治力量’!” 

  黨務高層說明,一種“自己的孩子做壞事,但在外面被用不正當手段修理”的不平情緒,此時“確實在地方發酵”。該高層表示,當中常會“反應了地方意見”,可以感受到蔡英文在這場會議的決策過程,不像過去主持其他會議那麼明快;而她擔任“行政院副院長”與“陸委會主委”時,某些時候“不惜反扁”的絕決,也在此一會議上不見蹤影。 

  “真的可以體會那種掙扎”,黨務高層這麼為蔡英文態度反覆解釋,他也認為,蔡英文雖然對於幕僚的建議,沒有百分之百接受,但整起事件的處理,還算“OK!” 

  不過,另一民進黨高層也指出,民進黨能否起死回生,真的要看蔡英文如何定調陳水扁。他說,從現實面觀察,原本靠著馬英九中央執政不彰,大家“混一混”,混到覺得縣市長選舉好像有希望,一堆人開始佈局參選縣市長,甚至,被打為“貪腐一族”的扁系子弟兵,還曾打算以馬永成為地下操盤手,另組派系辦公室。 

  無論這些舉措是否太過“天真”或“不知反省”,結果就是扁一出事,大家都被打回原點,何況,“陳水扁困獸猶鬥,往後三不五時出來鬧一下,鬧個幾次,民進黨就完啦!” 

  但是,即使到現在,蔡英文對扁的評價仍支支吾吾,她只說“這件事的‘是非’很清楚,扁的確要負絕大部分責任。”但究竟是“是”還是“非”,她又推說“支持者心中已有定見”,而“或許我有判斷,但我現在是黨魁,所以不宜說出自己的判斷。

  如果蔡英文仍是扁的下屬,她有道義責任不公佈自己的心證,但就如她自己也認知,現在是“黨魁”,是舉黨不知所措時,必須指明方向的領導人。 

  從遇大事的應變來看,蔡英文要成為支持者口中的“蔡總統”,還有很大的關卡要過。其中最大個關卡,顯然是她自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