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媒:解放軍99式主戰坦克戰力東亞最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1 09:38:55  


解放軍99式主戰坦克群。(資料圖)
  核心提示:隨著99式主戰坦克的服役,中國開始了裝備第三代坦克的歷史。99式主戰坦克是目前東亞地區綜合性能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不過,隨著最近韓國、日本分別推出更新型的主戰坦克,使得99式主戰坦克的技術優勢受到挑戰。本文轉載自台灣《亞太防務》雜志.本刊不對文章觀點和數據進行證實,僅供讀者參考。

  ◆中國坦克發展簡史◆

  中國自制坦克的歷史開始於仿造蘇聯T一54A而制成的59式中型坦克。59式中型坦克不僅大量制造和服役,中國還在其基礎上持續研制,并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包括換裝了中國自制的100毫米滑膛炮、引進英國L7型105毫米綫膛炮、改裝各類火控系統與裝甲組件等,其後中國研制出62式輕型坦克,并推出專供出口的69式、79式中型坦克等。這些坦克都屬於中國的第一代坦克,估計中國共裝備了8000多輛第一代坦克。

  隨著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與西方關系的改善,再加上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暴露出中國坦克的一些缺點,中國開始積極引進西方技術研制新型武器,其中便包括第二代坦克——中國80式、88式坦克,雖然這兩款坦克仍維持俄式坦克的外形,但主要技術卻來自西方,只是沿用了69式坦克的鑄造機具來加工制造,以節省時間與降低技術風險。由於當時西方各國已進入戰後第三代坦克時代,中國的第二代坦克僅是過渡性產物,裝備總數不足1000輛。

  在20世紀80年代稍晚研制成功的85式坦克,采用西方的方塊形複合裝甲與炮塔,搭配80式坦克的西化車身,算是中國首輛完全西方化的坦克。但因為采用大量先進技術而導致價格過高和可靠性較低。所以當時財政困窘的解放軍并未采用,而外銷巴基斯坦的初期型號也遭退貨。中國後來獲得T一72坦克的技術,引進了125毫米滑膛炮與自動裝彈機,取代了原來的L7型105毫米綫膛炮,車內乘員人數減為3人,再加上局部修改和換裝其他新裝備,85式坦克升級為85一Ⅱ坦克後成功出口。85式坦克的改進型在1996年開始裝備解放軍,并命名為96式主戰坦克,該坦克是中國第二代坦克的終極發展型,其部分裝備已具備第三代坦克的水平。外界對96式主戰坦克的生產狀況仍不清楚,有人認為僅生產400輛便停產了,也有人認為已生產2 000輛,目前仍在繼續生產,與高性能的99式主戰坦克形成高、低混合搭配。

  1989年後中國遭西方武器禁運,使85式坦克的發展受到影響,於是以T一72的技術、零件結合既有技術基礎,推出了90一Ⅱ主戰坦克。俄羅斯武器專家認為90一Ⅱ主戰坦克僅是T一72主戰坦克的改進型。事實上這是因為中國當時無法獲得西方制造的坦克配套設備,而中國自行制造的設備尚未成熟,只好暫時仍采用俄制設備。後來,中國與巴基斯坦繼續合作發展9Ho一Ⅱ式。成為MBT一2000主戰坦克,現已批量生產并裝備巴基斯坦陸軍。

  ◆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