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格魯格亞危機 一場地緣政治角力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31 00:32:12  


格魯吉亞部隊在俄軍進攻中傷亡慘重。(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記者 梁卓鈞分析報道)美俄關係日趨緊張,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集結在黑海,俄軍派譴艦隊作回應,巴爾幹半島這個種族複雜而又敏感的地帶仍是火藥庫。美國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名義領軍介入格魯吉亞,抗衡俄羅斯於南奧塞梯的軍政影響力,是一場新的以冷戰模式進行的交鋒。

  自蘇聯解體,華沙公約崩壞,原為前蘇聯控制的國家紛紛投靠北約--一個由美國為首的軍事組織。北約東擴,打破了冷戰時期東西陣形所建立之鐵幕,一如匈牙利、斯洛伐克、烏克蘭、波蘭、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等國家,紛糿向資本主義社會靠攏。如今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在即,俄羅斯這位老大哥難免臉色難看。

  2004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加入北約,加上即將獲邀參與北約的有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已對俄羅斯造成戰略性威脅。保、羅、格、鳥、土耳其及俄羅斯共同分享黑海海岸線,如今前五國先後或將會加入北約,美軍將可利用各種防衛理由去在俄羅斯後花園駐兵,這是俄羅斯的惡夢。而且,格魯吉亞原為前蘇聯加盟典和國之一,是斯大林的故鄉,讓俄羅斯尤其難以忍受。

  2004年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成為格魯吉亞總統,自此奉行親美疏俄的外交方針,這與南奧塞梯強烈親俄的情況迥然不同。南奧塞梯於1992年公投中大部份民眾支持獨立,但由於未受到國際承認,仍被認同為格國的一個自治州。2008年4月格國獲邀加入北約,令俄國大為緊張,兩國磨擦不斷,最終導致俄國對格國因南奧塞梯問題用兵,引發格魯格亞危機。

  同時間北約東擴,美國在北約成員國波蘭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引起俄國強烈批評。美方雖辯稱為東歐國家防禦中東“流氓國家”的導彈威脅,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明顯是北約東擴的軍事佈署,也是美國在全球的軍事佈署,這正好使美國歐洲司令部及位於中東的中央司令部互相呼應。

  俄國是次的軍事行動,醉翁之意不在酒,非為一小片土地,而是為了表達一強而有力的信訊,對西方社會說不,這種象徵意味來得更加明白。她能夠清楚明白的說明不懼怕冷戰重臨,又不怕被國際孤立,亦能夠利用能源作槓桿對西歐作出牽制。

  態發展至此,以美為首的北約以例行演練為名在黑海結集艦隊,希望以恫嚇俄國,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勢先發制人,然而俄國亦迅速回應北約,雙方“晒馬”,俄國態度由始至終的強硬,雙方會否沉不住氣觸發一場大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