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奧贊助商收益超預期 劉翔退賽只是小插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3 11:28:14  


圖為伊利牛奶公司以每分鐘2008萬元投得央視京奧開閉幕式時段的廣告。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18日中午,上屆奧運會男子110米欄冠軍—中國選手劉翔在起跑前因傷退出比賽。業內猜測,這次退賽給廣告商帶來的損失高達30億人民幣。其實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就有很多對奧運贊助商的不樂觀猜測。而贊助商們普遍表示:其實,劉翔退賽引發贊助商損失的只是一個小插曲,總體來看,這次北京奧運的贊助商還是收穫巨大。而他們看重的收益不光是經濟收入,更是品牌美譽度。 

  文匯報引述《南方日報》報道,在奧運會開始之前,中國品牌研究院的一份奧運營銷報告指出,截至7月21日,在62個北京奧運贊助商中,有10%的企業取得了較好的營銷效果。該報告的結論是,唯有強生、伊利、可口可樂、VISA、聯想、百威、金龍魚這7家企業,最終有可能借助贊助商身份獲得巨大成功。 

  強生公司成最大贏家 

  排在第一位的強生公司,在這次的奧運營銷中,可謂是頗費周折。進入8月,他們就開始長途跋涉從陝西西安請來了五位秦始皇兵馬俑的真品,作為其在奧林匹克公園展示中心的一個展示項目。對於強生的奧運營銷,很多機構都給予高度評價。 

  在針對全國15個城市3,000個消費者所作的調查中,強生、可口可樂和伊利成為最大的贏家,品牌美譽度的增幅超過60%,奧運營銷效果遠遠超過常規營銷手段。VISA、聯想、金龍魚、百威等企業的奧運營銷,也有出色的表現,品牌美譽度大幅度上升。 

  2008北京奧運會共有贊助企業63家,包括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即頂級贊助商)12家。據悉,在北京奧運會中,包括聯想、可口可樂等頂級贊助商每家至少花費6,500萬美元才獲得這一資格。另外用於推廣產品及宣傳上的投入甚至還要再多幾倍甚至十幾倍。 

  本月11日,跨國公司GE對外宣佈,2008北京奧運項目的銷售額已超出既定目標,共獲得北京市及周邊400個奧運及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合同,總收入達到7億美元。同時,GE旗下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廣告收入將超過10億美元,打破了以往的廣告收入紀錄。北京奧運會將成為GE奧運營銷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屆奧運會。 

  可口可樂(中國)表示,可口可樂從北京奧運會的獲益已經超過雅典奧運會。北京奧運會期間,可口可樂將為奧運場館提供2,400萬瓶飲料以及6,000多台綠色環保冰箱。 

  民企著眼“後奧運機會” 

  在這次北京奧運會贊助商的隊伍中,民族企業也不甘示弱。這些企業的贊助門檻少則千萬,多在幾億(詳見表)。作為奧運會TOP贊助商,聯想集團為北京奧運會的投入超過了10個億。聯想集團筆記本營銷總經理張華表示:“奧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在簽約奧運以後,聯想的品牌的美譽度提升了15%,知曉度提升了19%。 

  而思念食品、統一方便麵、立白、柯達、千喜鶴等11家企業的奧運營銷效果,卻被研究人士判定為只相當於常規效果。多達25家企業的品牌美譽度增幅在5%以下。對此,廣州立白集團總裁陳凱旋告訴記者,奧運營銷是一個品牌提升的過程,不是馬上就能看出效果的,而是一個企業的長期投資。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杜巍也表示,奧運營銷的投入是一個長遠工程,單純利用一次奧運平台實現盈利可能性不大,企業應該抓住後奧運機會,探索國際化道路。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