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些傳統的必游旅游景點,如故宮、長城和天壇等等,從來沒有讓公衆失望。游客們小心翼翼地走向這些令人瞠目的景點,肩上擔負的是中國的厚重歷史。當然也有新景點時尚編輯跟隨“外記”的攝像機一起游新北京。
“新羅馬”的故事
但對於在近年來親身經歷中國新時代發展的北京居民和游客來說,現在又有一批新的城市景點值得一去。與其說北京是個帝王般的城市,倒不如說它是一個專橫的城市。北京既展示了一個古老城市的遺跡,同時又講述了“新羅馬”的故事。
今年前些時候的一個星期天早晨,我們在討論全家去哪兒兜風的問題,這時一個念頭蹦了出來,那就是去“新北京”游玩。我們選擇先去北京機場新建的三號航站樓,當時這座航站樓正在試運行,隨後將於四、五月間正式投入使用。
機場?目的地的選擇讓我們聽起來似乎像是一群喜歡看飛機的古怪老外。結果卻是,機場的經理們已經准備好接待像我們一樣的家庭,帶來的孩子看到諸如大型噴氣式飛機之類的東西就激動得不得了。如果你願意出點錢的話,你可以在大廳裡叫一輛像高爾夫電瓶車一樣的小車,在大廳的仿大理石地面上慢慢開,把這棟建築逛一遍。
新航站樓於2004年動工,今年初初步投入使用。它的占地面積比倫敦希思羅機場5個航站樓加起來的總面積還要大。即便瞥一眼大樓和它金黃色屋頂分明的輪廓(模仿龍的形態,這是中國文化中非常典型的常見事物),你都會感覺它太大了。
新旅游景點
中國的現代化故事,其規模之大、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根據我的經驗,目前來中國的游客目睹了中國眩目的造樓熱潮後,感受到的那種震撼與登上長城差不多。這兩個中國旅游的主要部分,現在開始以一種有意思的方式相得益彰。
無論怎樣,長城是勞民傷財的建築奇跡。中國一些亮麗的新城市,以及這些城市中大批同新航站樓類似的大工程,也是如此。區別在於你可以趁這些新造的大廈還很光鮮的時候去參觀他們。這些建築是中國近些年來看上去如此摩登的主要原因,與沉重的歷史形象和老套的共產主義政治言辭形成了對比。
更妙的是,你可以目睹這些新建築在一大批在你眼前慢慢長高,建造者是一大批帶著安全帽的外地民工,他們是帝國時代建造皇宮和要塞的勞工在21世紀的翻版。現在工人的傷亡不像古時候那麼大了,但對過剩勞動力的無情使用并無二致。
這就像以快進的方式觀看工業革命。整個郊區被拆毀,然後城市創立起來,這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於很容易讓人對其結果有些厭倦——老舊的城郊被掃平,隨後是重建與繁榮,以及靠房地產發家的暴發戶跟中產階級房東等新階級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好吧,聽上去這不太像一次假期旅游?那就讓我們加快旅行的步伐,到北京市區靠近光華路一角和東三環路的兩個摩天大廈的建築工地上去吧。在距離大約一個街區不到點的地方,是中央電視台(CCTV)總部和馬來西亞華裔大亨郭鶴年的嘉裡集團(Kerry Group)旗下房產分公司建造的北京最高樓。
新CCTV大廈是熱門的拍照對象。這座大樓由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它有兩座傾斜的雙子塔組成,它們被一個70米長的懸臂拴在了160米的高空。要不是有絕對的建築膽識,就很難把兩座雙子塔配在一起。一些北京人給它起了個外號叫“大褲叉”,而一些更粗俗的本地人,說它看上去像是一個人在老式的厠所蹲坑。
CCTV大廈附近的嘉裡大樓是一座高聳入雲、光彩熠熠的玻璃大樓。對於“正在形成的經濟史”專業的學生來說,它也是一個在中國賺了大錢,然後再投資的標志。郭鶴年不斷擴張的泛亞帝國,包括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在內,在京城共掌控著三家酒店,還有四棟寫字樓和兩棟住宅樓,都扎堆在一塊兒。這些樓就在三環邊上最好的房地產樓宇中占了半裡地。
其它必看的新北京景點有奧林匹克核心場館——鋼纏繞結構的“鳥巢”,以及由澳大利亞人設計的“水立方”游泳中心。這兩座建築在北京塵土飛揚的天際綫中顯得格格不入,但其突兀程度比不上我最喜歡的新建築物——鈦金屬穹頂的中國國家大劇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看上去像一架太空船,在北京市的中心地帶顯得相當另類。它坐落在前蘇聯人設計的、直棱方角的人民大會堂後面,與難看的天安門廣場遙遙相望。天安門廣場由大片水泥空地構成,勾勒出毛主席時代的那座古城。馬路對面便是中南海,這座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及其家人生活的地方。
這個表演藝術中心的三個劇院就在穹頂的下面,風格時髦又溫馨。但觀看和體驗圓頂奇異氛圍的最好方法是在外邊圍著它走一圈。在冬天,當大劇院四周的護城河結冰的時候,飄浮的冰塊使得整個建築有種酷酷的、不似人間、閃閃發亮的感覺。
另一個發生滄桑巨變的地方是三裡屯,這是一個招待外國人的酒吧區,現在也招待越來越多的本地客人。這些低矮、搖搖欲墜的酒吧受到了當地警方的特別“關照”。在奧運前夕,警察已經兩次封閉該地區搜查吸毒者。但即使警察們,也在努力學著喜歡三裡屯,這個地方正在他們的眼前轉變。這裡最引人注目的新建築位於酒吧街的一角,是一棟由東京人設計的大樓,看上去像是由各種顔色的玻璃立方體建造的,仿佛一套漂亮的樂高(Lego)玩具,這為北京傳統簡陋的建築增添了一些雅皮士的西方風格。
其它被推平、并且在短短數年裡高樓四起的區域有北京西邊的金融街,那裡是大型銀行和監管機構的所在地;還有就是東邊神華電站的舊址;與北京市的頂尖大學毗鄰的科技中心中關村;以及沿東二環路一帶。沿這個方向展開會看到中海油(CNOOC,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新總部。你肯定能看到這座大樓,它看上去像一座在向你駛來的遠洋客輪。
浮誇又迷人的新北京
北京的這些新的大樓可謂粗糙、醜陋而又浮誇,但同時又很大膽和迷人。可以確定的是,你今後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會看到類似的、幾乎是實時發生的、大量破壞城市建築然後興建的劃時代現象。或許你會想到迪拜,但這個小小的公國無法和一個偉大的、重新崛起的文明和帝國的首善之都——北京,相提并論。
北京仍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變化著。當我後來重返新航站樓時,它已經完全投入運營了,而且似乎人滿為患。政府正計劃修建第二個機場。
結束了一天的基礎設施和摩天大樓觀光行程之後,我們落腳在一家新開的精品酒店——位於紫禁城東門附近“皇家驛棧”。“皇家驛棧”的樓頂酒吧能飽覽紫禁城及周邊的景致,感受這座古老城市的非凡深度、對稱之美與帝王威儀。酒店裡還有舒適的坐椅和西式風格的酒水單。但不要弄錯了,就像這座城市的其他地方一樣,這裡并不讓人感覺是一個東西文化交融的體驗。對於新北京,更貼切的說法是古今交匯的產物,前後相隔了百來年。
馬利德先生曾任三年的《金融時報》駐華首席記者,今年早些時候卸任。現在他正在寫一本關於中國的書。 (來源:倍可親、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