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宋楚瑜:奧運發揚國威 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6 09:28:52  


 
我願做兩岸的志願者

  主持人:您的這句話也切合到下一個問題,因為您一直在兩岸關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您又跟賈主席說要扮演兩岸交流的志願者,有什麼計劃要做的?

  宋楚瑜:我在2005年可以說首開風行之先,你很清楚,我從過去在國民黨擔任職務、在政府機構擔任職務,那時候兩岸的三不政策——不來往、不接觸、不妥協,其實兩岸都會遭受其害。當時我開始(接觸大陸領導人),就是在2005年,連先生也了解了後,也願意一起。2005年,接受胡主席的邀請,05年秋天來的時候,跟賈先生在在上海進行兩岸的座談,所有這些工作是在那時候打的基礎,所顯示出來在兩岸之間必須要從敵對轉化成面對,相互之間見面三分情,先認識,然後到溝通,再到了解。

  胡錦濤先生提出來十六個字,前面四個字強調要建立互信,最後四個字要創造雙贏,要創造雙贏的基礎是在建立互信,什麼叫互信?——就是我們相互之間先要有一些共同的信念,這個共同信念完了之後產生大家彼此的信心,然後在推動工作的時候還要建立信念。什麼是我們共同的信念?——我在2005年跟胡錦濤總書記定下來的胡宋公報裡談到的兩岸一中,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信念今天我還是很堅持,親民黨本黨到目前為止,在各個政黨裡面明確的說,台獨不是我們的選項,我們是要想的怎麼使兩岸關系搞好。當務之急是化解兩岸之間的心結,然後更進一步的了解什麼是對岸?對岸基本的底綫?我跟很多人都問,你認為中國大陸會放棄對台灣的主權嗎?

  主持人:不會。

  宋楚瑜:不會,我也倒過來,你認為台灣我的鄉親會放棄對民主制度的堅持嗎?也不會,從這樣雙方的了解之後,然後我們大家彼此了解到對方絕對不願意退縮和妥協的那個基本看法之後,找到一個共同點在哪裡,那就是我常常開玩笑的說,如果拿台灣2500多萬人和大陸13億人口對抗,我們台灣是少數,但是如果我們把對民本,人民的關懷放在第一、民權放在第一、人民最大放在第一,你認為台灣會小嗎?那麼在這個情況下,那麼民主、民權,好象兩個各有所長,我們先把民生問題、經濟的問題處理好,不對雙方都有利嗎?

  宋楚瑜:我們對於很多基礎的看法就是,我們很清楚的了解,只要兩岸同屬一中的基本想法能够落實,其實台灣在過去這幾十年,中華民國的憲法和相關的這些工作都很明確的說明,台灣跟中國不可分。但是從另一方面,兩岸在制度和社會很多層面上畢竟還有一些差異,所以雙方先彼此互動,相互了解,化解不必要的這些疑慮,不就是胡總書記所談到的求同存異,這樣不是把問題處理的很好嗎。所以我覺得第一要化解這不必要的誤會,尤其是化解這些分離。

  看了這次奧運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示,過去中國人,包括鴉片戰爭之前,我念外交史,我們回給英國人的書,英國人喝的茶穿的絲還不都是來自於中國,就是強勢的給人家推銷,現在是軟性推銷,軟實力的推銷,就是告訴你,什麼事情是我們大家有利益的,兩岸合則兩益,只要對大陸有利,台灣覺得,我受委屈了;倒過來,對台灣有利,大陸也不幹,兩利則合,合則兩利,大家找到一個共同點,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華民族,在共同的情況下怎麼樣找出共同點,其實台灣民衆最關切的,在大選之後,是經濟問題。兩岸不止是要休戰休兵,人民更要休息,休養生息,休養生息是什麼樣?每天鬥口水,每天吵架,把經濟搞壞了,不能靠咽口水飽肚子,所以要把工作做好。

  主持人:主席講這麼多話,三月份我回台北曾經訪問過你,那時候你講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兩岸要心通。你講到兩岸問題,在目前為止,我們必須要談到台灣內部狀態,馬英九先生上台後,尤其講到陸客來台,看起來兩岸關系有很多進展,這中間也有很多小問題。您如何看待馬先生上台後,對於兩岸關系的進展,您覺得兩岸關系未來走向何方?

  宋楚瑜:就像我說的,兩岸隔離了這麼長時間,我們回顧一下整個台灣跟大陸之間的認識,從滿清時期,從康熙把台灣收回中國版圖開始,在那個時候,片木不可入海,所以早期移民到台灣時不能(通航),那時候開始,大陸與台灣有一些隔閡。我在清華大學演講的時候談到這段歷史,當時台灣從大陸上移民過來,可以說是非常艱苦的,所以有個叫渡台悲歌,說勸君莫要渡台灣,台灣就像鬼門關。那時候講的到台灣,要麼是自生自滅,講到好聽是自求多福。這裡面總有疙瘩,然後被日本割據後,然後是國共衝突,從前面50年日本的統治,後面60年的隔絕,因此我們怎麼去化解這些東西,讓你認識我,我也認識你。讓大陸了解台灣民衆所真正向往的是什麼,台灣也應該多了解,中國人怎麼看台灣。

  化解分離 強化親民

  我念外交史對歷史有充分的認識,中國近代的這些革命,從孫中山先生成立新中會、同盟會,都是因為甲午戰爭,所以台灣這個問題對所有中國的政治人物和現代領袖,都認為是個非常重大的民族尊嚴的問題,但是台灣也會感覺得到,我的存在也是尊嚴。這次我看了大陸當局處理中華台北隊的問題上,非常盡心盡力的去維護台灣民衆心裡面的感受。比如說這次安排大會,讓我們坐的地方。你看在看板上,隊伍不管有長有短,台灣照樣也出現在熒幕上。

  胡錦濤主席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在人民大會堂宴請所有貴賓的時候,那個井字型的排法,我跟連戰先生,跟吳伯雄先生,我們三個黨主席放在最當中來坐,讓台灣覺得,不錯,沒有把你放在邊邊去。我們看比賽,甚至賈慶林主席還幫中華台北隊加油,這都是顧慮了台灣。所以我講了這麼長回答你剛剛的問題,一句話,未來兩岸的問題,兩個重點,第一是化解分離,這個分離的意思是慢慢去化解,第二是強化親民,不是強化親民黨,是強化讓台灣老百姓感受出來大陸的誠意。孔子的一句話,若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台灣人心裡面不痛快要修,修文德以來之,另一方面,既來之則安之,讓他們感受出來,這是他的家鄉。既然我也是中國人的話,我就應該享受同樣好的待遇。在這樣情況下,好到你趕都趕不走了,那還要獨立嗎,那就是大家心裡相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