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金溥聰離馬英九最近 離“總統府”最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2 23:13:56  


 

  ■金馬組 個性卻與馬巧妙互補 

  2004年他更做出驚人之舉,辭去大學教職,準備到一家民營電視台當總經理兼新聞總監。但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一聽到他辭職,立刻找上他,力勸他再進市府幫忙。據瞭解,當時金溥聰問了一句話:你選“總統”,我就過來。後來他義無反顧,放棄新的生涯規劃,重返政壇。 

  今年3月,激烈的“總統”大選結果一揭曉,馬英九大勝,金溥聰卻宣布“不入府、不入閣”,甚至進一步決定在7月底遠赴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再度讓政治圈意外不己。 

  為了輔佐馬英九競選“總統”,金溥聰全力付出。競選期間他帶領六個年輕人,就一肩扛起文宣重任,任務開始前甚至宣示,“選輸了,我一毛錢都不拿。”選舉結束後一週,他才把一年份的薪水領出來。 

  政界暱稱馬英九和金溥聰是“金馬二人組”,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巧妙互補的地方,因此能氣味相投。 

  兩人都是獨子,馬英九從小備受姐姐呵護,金溥聰的姐姐們卻看他不順眼。兩人都長得帥、頂著博士學歷、愛運動、潔身自愛,甚至都“龜毛”。性格上,馬英九謹慎溫和、金溥聰敢衝撞。政治路上,一人扮白臉,一人扮黑臉,並肩披荊斬棘。 

  金溥聰自認是“角色理論者”,他會盡力扮演好被分配的角色。 

  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時,他規矩地穿起西裝、打領帶,認真開會,督導市政,讓馬英九有更多時間布局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他任內雷厲風行許多政策,例如清除南陽街的摩托車、拆除大型商業違建等,行政績效佳。 

  他的一位好友說,金溥聰不把經營“好人緣”當作人生的課題,人緣不好是他的決定,他也願意承擔這樣的後果。。 

  不過,喜歡山,喜歡海,很有運動細胞的金溥聰,在運動的世界裡,就會卸下他強悍、防衛的心防,展現他性格裡充滿陽光、率性的真性情。 

  他開始慢跑,是年輕時在國民黨黨部工作,長官馬英九丟給他一張慢跑報名表起的頭。在政大任教時,金溥聰也是教職員籃球隊的主將,左撇子的他,用左手射籃。35歲以後,他大量運動,後來更熱中參加鐵人三項,跑步、游泳、騎腳踏車樣樣都來。好友政大新聞系教授羅文輝觀察,金溥聰現在的體力還比大學時更好。打選戰的體力應該來自運動的鍛鍊。 

  ■長鰓男人 永遠在自我挑戰 

  對運動已經上癮的金溥聰,盡可能每天跑山路。清晨7點多,他就跑向家裡的後山,三公里多的路程,上山的途中是他點子最多的時侯,下山的路段則是他反省的時間。 

  金溥聰有句口頭禪,“這是我今天早上慢跑完想到的點子。”運動常帶給他很好的靈感。跑下坡時,他每次都會看到電線桿上的靜思語錄:“是非當教育,讚美作警惕,嫌棄當反省,錯誤作經驗。”還有石壁上刻的:“大道無為、思法自然”。邊跑他就邊反省。 

  因為常跑山,被朋友笑稱是“放山雞”。他也愛騎馬,效法祖先馳騁原野的豪邁。他基因裡的“野”,在運動天地裡可以無所顧忌。 

  到國外旅遊時,可以一天游泳五、六次。有時坐船出海,別人乖乖地穿著救生衣坐好,他不只不穿,一時興起,戴上蛙鏡,撲通一聲,穿著衣服就跳下海游泳。詩人朋友羅智成給他取了個封號“長鰓的男人”。 

  金溥聰決定轉戰香港,好友覺得,他離開政壇是好事,不必再被攻擊。但大多數政界人士卻不認為,金溥聰能輕易地離開政壇、離開馬英九。 

  “立委”徐中雄形容,他所認識的金溥聰就像是金庸筆下的大俠,在任務完成後,瀟灑地離開江湖,但等江湖有難時,大俠會見義勇為,再度拔刀相助。 

  不過至少眼前,金溥聰決定轉向,再去探索人生路上的另一個未知。

  ■暫別政壇 金溥聰真實告白:說我是影武者太誇張了! 

  曬成一臉古銅健康膚色,“總統”大選過後已經出國旅遊四次的金溥聰,7月中才剛從捷克與奧地利旅遊13天返台。 

  在7月31日出發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前,他選擇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分享跟著馬英九“總統”一路走來24年的點點滴滴。以下是專訪精華: 

  ■為什麼遠走香港? 

  問:你為什麼要到香港當訪問學者呢? 

  答:我去香港,是因為需要遠距離地沉澱一下,充電。留在台灣,很容易會被捲入政治漩渦。我一直相信,變化是人生的甘味,人生的滋味就來自於變化。我是喜歡變化的,但與家人兩地相隔總是有些不捨。 

  這次到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有機會跨入財經領域,可以拓展自己的視角。從那裡觀察兩岸三地,香港是很好的眺望點。而且這次我可以遇到財經相關的學者、專家們,對國際及兩岸財經做更深入的瞭解。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情前往。 

  問:可是很多人不理解,馬英九贏得大選,你卻要遠走他鄉? 

  答:這段時間來,我看著馬先生從市長做到“總統”,我覺得這對“國家”是有正面效益的,這就夠了。 

  一選完我向馬先生表達不入閣、不入府的意願,我可以遠距離地幫助他。因為我在他身邊已經被標籤化,型塑出一種刻板印象,讓我對他的幫助變得有限,因為我一定會被說是幕後的黑手、影武者。你想想,如果我公開聲明不入閣、不入府都可以被說成這樣,那我真的入閣、入府了呢?不知會被說成怎樣? 

  未來,我要多花點時間陪家人,孩子還小,我希望他們童年的記憶中有我鮮明的一部分。此外,我瞭解,“我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如果我不離開,在這種媒體政治過度民粹化的環境下,繼續這種核心政治幕僚角色,我只會繼續被污名化,對馬英九不公平,對我更不公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