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奧運結束孤立?中國不會如此被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8 00:07:23  


 
  我們必須了解,中國對北京奧運會的意義是十分重視的。2007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辦工作匯報。會議強調了舉辦奧運會的意義,主要内容如下:舉辦奧運會,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百年企盼。辦好奧運會,對於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奮鬥,對於加強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借北京奧運會的東風,放飛自己的構建和諧世界理想。在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之後,我們可以肯定 ,這一目標已經明確了。

  布熱津斯基指出,中美關係的未來非常樂觀。儘管還存在經濟摩擦和能源危機等問題,不過主張“中國威脅論”的美國人不多。中國領導人在重視國家尊嚴的同時,也逐漸認識到國家間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中國正在成為在國際社會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夥伴。他還說,目前中國正在努力適應當前的國際體制。今後應該使中國加入到西方八國(G8)首腦峰會的政策決定過程以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中來。此外最好還能讓中國和日本、美國一起參與到維護國際安全的事務中來。

  在這一段話中,布熱津斯基的洞察力是令人敬佩的。他深入地觀察,指出了當前西方社會最爲忽視、最爲模糊、最爲不知其解的問題:一,“中國威脅論”沒有什麽作用。二,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夥伴關係不可忽視。三,國際體系目前還沒有對中國更加開放。但中國融入世界的決心是巨大的,西方做好了準備嗎?

  許久以前,對於國際上關於中國的一些疑問,布熱津斯基語重心長地說過這麽一段話:“我認真閱讀了可以得到的大量關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前景的文獻,又與中國人打了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交道,我相信,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從一個顯見的基本事實出 發:即中國國土廣袤,不容忽視;中國歷史悠久,不容藐視;中國雄心勃勃,不容我們對其想當然。” 

  對照布熱津斯基這一段話,反觀北京奧運會的進行過程,我們可知,前一段時間西方的反華勢力顯然沒有聽見布熱津斯基的忠告。他們對中國既忽視,又藐視,更多的是想當然。今天回顧,中國與國際的反華勢力,已經進行了一場異常艱苦的博弈:一,中國要進行更大程度的改革開放,反華勢力試圖堵塞之。二,中國與西方要進行更加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反華勢力拒絕之。三,中國要願意讓世界各國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反華勢力疑惑之。但是,正如北京奧運會終於成功一樣,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的決心,任何勢力都不可以阻擋。

  經過多年的風波與折磨,中國獲利非淺:心胸更加開闊包容了,思維更加成熟深沉了,目標更加清晰可見了,意志更加堅決堅強了。

  至此,我們可以下結論說,布熱津斯基的北京奧運會將徹底結束“中國孤立於世”的觀點仍不夠全面,中國早已經打破了“孤立於世”的困局。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北京奧運會的重大作用,是有助於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體系,並在國際政治格局中日趨發揮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前者是被動的,後者是主動的。前者是落後的,後者是進步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