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國際媒體報導不夠,台灣應反躬自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3 10:43:00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馬英九日前在接見外賓時表示,世界媒體對台灣的報導不夠,以台灣在全世界的表現,應該有更多的報導才對。因此,馬英九歡迎全世界知名的媒體到台灣,製作相關節目、發行相関印刷品。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馬英九的說法指出了,當前加強國際宣傳,提升灣國際形象對台灣的重要性。 

  近代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不但縮短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亙動關係。隨著群眾政冶的發展,今天的國際關係已不再侷限於政府官員之間的來往,民眾積極和大規模的參與,使得對外政策中的心理和公眾輿論範疇,變得愈形重要。換言之,作為對外政策的一個工具,宣傳所發揮的功效愈來愈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有學者指出:“現代國際政治關係的一個獨特的面相是:政府透過外交官和宣傳家特意的想要影響國外民眾,以及影響那些特定的種族、階級、宗教、經濟或語言團體等人們的態度和行為,這些從事宣傳的官員希望上述的國外團體或全體民眾,能夠轉而影響其政府的態度和行動。” 

  社評指出,透過宣傳以提升國際形象,是累積國家“軟實力”的一個手段。例如,中國大陸此刻集中全力舉辦奧運,目的也在展示其綜合國力,藉以強化其“和平崛起”的大國形象。所謂“宣傳上花一個美元,等於在國防上花五個美元。”西方國家近年來對於中共加強軍事現代化高度關注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中共在對外宣傳付出的努力。有人形容未來國際関係的杈力競賽,不會演成一場具有相亙毀滅殺傷力的核子戰爭,而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社評認為,國際媒體給台灣太小的篇幅,除了應歸咎國際現實主義的作崇,讓我們平白受到大小眼的待遇外,其中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反躬自省的地方。換言之,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有那些成就值得別人報導?尤其是,在民進黨八年執政下,台灣“國力”向下沉淪,也影響到國際地位每況愈下,台灣被戴上“麻煩製造者”的帽子。與此同時,民進黨政府的鎖“國”政策也禍及教育,使台灣的下一代無法擁有與時俱進的國際觀。

  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整個“國家”社會必將出現新的氣象。我們期待國際社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台灣,也希望我們本身的表現能引起別人的另眼相看。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