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島日報:港粵CEPA試點 為珠三角開新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0 11:38:02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星島日報今日刊發社評說,內地和本港簽署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第五份補充協議,特色是同時宣布多項在廣東試行的開放市場措施,既為本港多個服務行業拓寬北上機會,也有助催化廣東經濟升級轉型,提升港粵珠三角的競爭和創富能力。

  根據補充協議,緊貿安排涵蓋的服務業領域,由三十八個增至四十個。不過,新增的採礦和勘探項目非本港所長,只是因為中國和智利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內容,讓本港所享優惠不落後於人而已。

  社評指,更值得注意的,是現有項目進一步開放市場的措施,當中有二十五項涉及深化港粵經貿合作。這當中有十七項是在緊貿安排的框架下落實。最令港人眼前一亮的,則是其餘八項框架外落實的措施中,開放深圳民工參加本港旅行社組辦的迪士尼一日遊。

  自由行後最大金礦

  這裏的民工泛指在深圳工作的外省人,並非全是基層勞工,也有大量在外資企業工作的管理和專業人員,本港旅遊業界估計,一年可以做到一億元的生意額。要是推行順利,逐步開放更多景點遊和讓更多地方的民工來,將來當局開放內地居民來港自由行以來的最大旅遊金礦。

  社評又說,在緊貿安排框架下的粵港合作,對本港開拓內地服務業市場和促進內地經濟轉型,影響更大,創富也不遑多讓。協議容許本港醫生和牙醫獨資在廣東開門診,民間組織可以在當地提供為殘疾人士服務,城市規劃師和監理工程師取得內地執業資格後,可在廣東開業,職業介紹所在廣東開業的資金門檻也降低至與當地看齊。中央又下放了多項港人及港企專業服務審批權予廣東,讓廣東作為開放這些專業服務市場的試點,要是試行順利,大有可能逐步擴展至全國。

  由深圳設經濟特區,到開放廣東四市居民來港自由行,廣東一直以其毗鄰香港的優勢,擔任開放改革試點的角色,表現出色,也造就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騰飛的奇迹,港粵兩蒙其利。今天特區不特,東莞不少工廠倒閉,珠三角的經濟增長速度跑輸長江三角洲,今年春天到任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明要以“新思維”為廣東“殺出一條血路”。

  港服務業助粵轉型

  社評認為,今次的協議,讓廣東在加強服務業的經濟轉型道路上,再度走上改革開放的尖端。引進本港的服務業專才和管理,有如當年引進本港工業,涉及環環相扣的配套和經營環境改革,例如本港醫學會指出內地沒有受理醫生責任保險。此外,要培養專業操守和信譽,涉及更複雜的思想改造工程。至於廣東省爭取“粵港股票直通車”,提升金融服務,涉及外匯管制及貨幣和金融市場穩定,估計中央還需要非常審慎評估風險。

  今次協議的安排,繼續讓本港服務業在拓展內地市場上,比外國早佔先機,也顯示港企港人在提升內地經濟方面,可供借助的地方仍多,開拓共富共榮的新範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