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馬英九力撐賴幸媛 兩人都變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0 00:05:59  


 
  回頭一看,我們不能不承認,兩岸關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統獨鬥爭的嚴峻局勢變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格局呼之欲出。二,兩岸民意的敵對情緒變了,兩岸人民的理解與感情都在加深。三,兩岸經濟的單贏局面變了,兩岸經濟雙贏合作的架構開始形成。

  如此兩岸關係的變化,原因衆多,其中當然離不開馬英九、國民黨政策的變化。馬英九的變化,至爲重要。在這個過程中,賴幸媛與“陸委會”沒有形成阻力,而是成爲了助力,這是有目共睹的,馬英九因此大加表揚,情有可原。要指出的是,與時俱進也是馬英九的施政特點,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實踐,不斷地向前邁出步伐。

  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前景極爲擔憂的李登輝、民進黨,由此發生情緒反彈,並把矛頭對準賴幸媛,這是可以想象的。李登輝、民進黨的如意算盤是:一,通過打賴來打馬,事半功倍,簡易可行。二,通過打賴來表明綠營的立場,可以較明朗地與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劃清界限。三,通過打賴可以有效挫傷馬政府的士氣,製造一定的思想混亂。對於賴幸媛的政治價值何在,李登輝、民進黨的考慮都不過是一個政黨鬥爭的犧牲品而已。

  唯李登輝馬首是瞻的台聯,也開始表現出與賴幸媛切割的態度。日前,盛傳台聯已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下達辭官的最後通牒,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受訪時表示,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是馬英九自己找的,不是台聯推薦,這種情況猶如陳水扁任命國民黨籍唐飛擔任“閣揆”,這是借將,不是聯合政府。黃昆輝說,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之後,未再參與任何與台聯有關的黨務活動,她跟台聯已經沒有往來。很明顯,黃昆輝已經板起了臉孔。

  賴幸媛目前堪稱舉步維艱,進退兩難。如果辭職不做,返回台聯,個人的政治抱負毀於一旦。如果繼續留下去,也有可能是裏外不是人,藍營不歡迎,綠營不高興。更難的是,兩岸關係發展到現在,有三個不可以:一,不可以停止。二,不可以放慢。三,不可以無效。要通過賴幸媛制約兩岸關係的發展,根本就是笑話。即使賴幸媛可以扮演“刹車皮”的角色,也得駕車的人願意刹車才可以呀!駕車的人拼命踩油門,“刹車皮”又有何用?

  目前看來,馬英九對賴幸媛、“陸委會”近期來的表現是十分肯定的。馬英九深知,賴幸媛、“陸委會”不能出現問題,人心不可以亂,政策不可以亂。唯一的辦法,就是出面表態,支持賴幸媛、“陸委會”,而且調子越高越好,態度越明確越好。昨天,馬英九高調“訪視”“陸委會”,起到的效果一定是好的。新的兩個方面的變化因此發生:

  第一,國民黨及支持者對賴幸媛的態度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不理解、不支持,變爲逐步理解和支持。藍營的排斥性將大大降低,這將使得賴幸媛、“陸委會”在今後的政策制定與落實上的阻力大幅減少。

  第二,李登輝以及台聯主動與賴幸媛切割的話,等於解開了長期壓在賴幸媛身上的政治壓力,使得賴幸媛可以減少政治顧慮,可以更加放手地推進對大陸政策。李登輝以及台聯從右變爲左,才有出掌“陸委會”的賴幸媛,李登輝以及台聯又要從左變爲右,當然會失去“陸委會”主委賴幸媛。

  馬英九、賴幸媛,台灣的大陸政策正在變化之中,期盼的是,越變對兩岸關係越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