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媒關注北京奧運會:開放進程中的新聞競技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4 20:08:50  


 
  透明的競爭 

  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行動中,中國媒體的報道及時、客觀、開放、透明,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為中國政府和媒體贏得了國際信譽。 

  當幾千名中、外記者並肩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時,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政府擴大開放的決心。當時鐘走到2008年8月8日時,這種決心不會改變。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主席高斯帕考察過北京奧運會籌備工作之後曾表示,他相信北京奧運會的新聞管理能夠做到公正、透明。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初來乍到的外國媒體會發現,這是一個他們所熟悉的、按照國際慣例和奧運規則籌辦的運動會,這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也在著力適應國際規則、努力融入國際社會的國家。 

  共同社記者松村圭已經在北京工作三年了,主要負責報道體育。在這三年時間裏,他說沒有感覺到報道受到太大的障礙,想採訪誰,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了。“比如希望採訪某個地方隊,只要向當地體育局提出申請就行,”他說。在松村圭看來,無論在哪個國家採訪,提採訪申請都是必要前提,“中國這樣要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為了實現北京申奧的承諾,為國外媒體提供最大的採訪便利,中國政府在2007年1月1日頒布了《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其中規定,持奧林匹克身份注冊卡的外國記者,在奧林匹克身份注冊卡的有效期內免辦簽證,憑奧林匹克身份注冊卡、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旅行證件可多次入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外國記者在華採訪,只需徵得被採訪單位和個人的同意。 

  為了“試驗”新規定,路透社記者白賓在火炬傳遞期間選擇到內蒙古的呼和浩特採訪,對中國目前的開放政策有了切身的感觸。 

  “2007年以來,中國放寬了對外國媒體採訪的限制,這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路透社的記者現在可以到處採訪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我當時就選擇了呼和浩特。一到這裏,我就採訪了一位我們感興趣的人物,想看看還有什麼限制沒有。令我感到驚訝的是,整個採訪過程沒有受到任何阻礙,中國政府的確表現出一種開放的態度。這很重要。”他說。 

  一些外國記者在接受採訪時都相信,報道奧運會也會在一種透明的環境下進行,這讓他們感到欣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