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今年下半年 是澳門“23條”立法時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4 11:06:36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澳門大學研究中心教授楊允中表示,目前已具備成熟條件就《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盡快完成法律將有利多法制體系的配套與完善;有利正確落實《基本法》;以及有利確保國家安全,提升國家與中央政府權威性。

  澳門日報報道,楊允中指出,第廿三條立法是《基本法》唯一授權性亦是命令式的立法規範,《基本法》第廿三條指明維護國家主權、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別行政區的神聖職責,就相關內容立法是特區政府一項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與基本責任。由於明年要先後進行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並有為數頗多的各類型活動慶祝特區成立十周年,因此將廿三條立法時限集中在今年下半年與明年上半年應是最佳時機。

  楊允中表示,盡快完成廿三條立法有其積極意義,將有利澳門特區法制體系的配套與完善,使執法部門有法可依,使澳門居民法治意識再攀新高;亦有利於正確落實《基本法》,使條文全面實施不存空白點;還有利於確保國家安全,提升國家與中央政府的權威性。

  對於有意見認為廿三條立法有違國際人權公約,但楊允中認為,這是一種毫無根據、不負責任的推論。做好廿三條立法工作就是維護國際人權公約的需要,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對人權保障的內容可見,維護基本人權和維護國家安全是必須充分兼顧、適度平衡的兩個相關因素,相互之間絕不是對立的概念;要強調人權、尊重人權,但絕不可置國家安危、公共秩序於不顧,強調維護人權的國際性,必須置於尊重各國人民自決權的優先性之下。

  楊允中表示,廿三條立法有利於“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正確實踐,亦有利於對澳門這個“一國兩制”成功範例的認受性進一步提升。立法貴在質量第一,法律規範要有科學性、嚴謹性、適中性,時間再緊亦要理性務實,要廣納民意民智,使立法過程與普法宣傳有機結合起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