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東局勢風雲變幻 美伊以初亮和平曙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9 12:06:20  


7月9日,伊朗試射一枚導彈。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7月8日,內賈德在伊斯蘭首腦峰會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言,稱伊朗不會與美以爆發戰爭。   

  新華網報道,美國8月份將正式宣布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設立美國利益代表處,這是美國未來在伊朗設立大使館的過渡機構。該利益代表處設立後,美國外交官將會前往德黑蘭履職,這將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美國首次向伊朗派遣外交官。伊朗總統內賈德表示,美國和伊朗之間并沒有問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對話。這一消息無異于給最近烏雲密布的中東局勢抹上了一道和平的亮色。 

  以伊宿怨 

  6月,以色列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美國官員稱,加油機飛行距離超過1440公里——相當于以色列距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工廠的距離。7月7日,美國海軍和伊朗革命衛隊分別在海灣地區舉行軍事演習。7月9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功試射多枚導彈,其中一枚射程可覆蓋以色列全境及美國設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一時間,國際輿論沸沸揚揚。以伊緊張局勢令人矚目。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并號召伊斯蘭世界鏟除以色列這個“毒瘤”。以色列對伊朗十分惱怒,認爲伊朗是“最危險的敵人”,但對它卻無可奈何。 

  最近的軍演與導彈事件中,雙方更是互不相讓。伊朗稱:“如果美國和以色列向我國發射任何一顆子彈或一枚導彈,伊朗武裝部隊會在那場襲擊塵埃落定前,把以色列核心區域和中東地區32個美軍基地當成靶子。”以色列也毫不示弱地警告說,如果以色列的重大利益受到威脅,以方將“毫不猶豫地”訴諸軍事行動。 

  美國因素 

 紛繁複雜的中東局勢中,美國因素不容忽視。以伊對抗中,美國堅定地站在以色列身邊。1980年4月,美國與伊朗斷交。此後開始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爲借口秘密發展核武器。此次以色列軍演,有消息稱,正是由美國軍方“泄露”出來,希望借此向伊朗施加更大壓力。 

  如今,布什政府執政期只剩幾個月,伊朗問題無疑是在背芒刺。美國不能容忍一個擁有中東1/3石油資源的、反美的伊朗日益坐大。但是,深陷伊拉克與阿富汗泥沼的美國真的要開辟對伊朗的第三條戰綫,還是需要慎之又慎。此外,伊朗還警告說,如果遭受軍事打擊,將封鎖海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運輸通道。此舉一旦實施,業已動蕩不安的國際原油市場必然陷入更加動蕩的境地,這也是美以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另外,伊朗的態度也表現出一定的靈活度。各方面影響下,美國的態度染上了些曖昧色彩。 

  以色列國防部長14日造訪美國,以國防軍總參謀長也隨後訪美,以最高情報機構負責人此前已經訪美。這一系列訪問顯然旨在協調美以兩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對策。 

  中東局勢 

  中東各國之間的關系向來盤根錯節、錯綜複雜。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在根本上牽扯到了伊斯蘭社會與以色列之間不可調和的宗教、民族矛盾。 

  1970年,伊斯蘭會議組織成立。包括伊朗、巴勒斯坦、叙利亞等在內的57個成員國的伊斯蘭會議組織擁有世界1/5的人口和70%的油氣資源。其宗旨之一便是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團結,支持所有穆斯林人民爲保障其尊嚴、獨立和民族權利的鬥爭。 

  在中東,伊斯蘭社會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沖突不斷。1948年以色列當局占領耶路撒冷後,不斷拆毀阿克薩清真寺周圍的大部分建築,并在1959年8月21日放火燒毀了阿克薩清真寺的主要建築物,致使包括宣教台在內的一批名貴文物化爲烏有,遭到阿拉伯人民和世界穆斯林的强烈譴責。此外,在阿拉伯被占領土上的猶太人定居點、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隔離墻等問題也是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爭端源頭。 

  伊朗,作爲伊斯蘭會議組織的一員,如果真的與以色列展開軍事行動,其他成員怎能坐視不理;以色列,作爲美國鐵杆盟友,真的遭遇重大威脅時,美國也不可能袖手旁觀。雖然最近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但是不斷變幻中的中東局勢,未來又該是如何的風起雲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