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內地宏調微變 保增長防通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8 10:10:21  


對於未來經濟走勢,申銀萬國經濟分析師李慧勇預計,未來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經濟下行、通脹下行,除非有大的政策失誤,否則出現滯脹的可能性等於零。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來自北京方面的消息稱,在國家統計局半年經濟數據發布前,國務院已召開了常務會議,會議所透露出來的消息是,下半年經濟工作和宏觀調控基調從之前的“兩防”(防經濟過熱、防通脹)轉變到“一防一保”,即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同時也要保持控制通脹的政策力度。

  大公報報道,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表示,面臨歷史上從未出現的經濟增速下滑與通脹壓力高企並存的困境,宏觀調控需要合理的政策組合:“緊貨幣”防通脹,適度“寬財政”防滯脹。

  國務院新近召開的常務會議總結了前半年經濟工作,並研究下半年經濟工作安排和宏觀調控政策基調。和前半年政府強調“首要任務是控制通脹”不同,後半年經濟工作和宏觀調控基調要求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同時也要保持控制通脹的政策力度。宏觀調控要考慮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例如,增加企業債發行緩解融資難。同時,強調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經濟過熱風險消除

  做出這樣的決策依據是: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稱,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0.1%,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長10.4%,同比回落1.8個百分點。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鍾偉認為,由此可見經濟增長過熱的風險已基本消除。而且下半年經濟下行的因素比上行因素多。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甚至指出,中國正面臨過去五年來最困難和複雜的形勢,外部需求減少和成本上升可能使經濟增長放慢。

  與此同時,雖然六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回落至7.1%,但PPI(工業品出廠價格)卻持續高企達到8.8%。姚景源承認,物價上漲仍面臨較大壓力,一個是國際的,上半年國際商品價格暴漲,形成輸入性通脹;一個是國內的,PPI價格上漲幅度很高,對下半年有壓力。

  基於此,鍾偉提出,之前提出的“兩防”要做一個調整,由“防過熱、防通脹”變成“防通脹、保增長”。增長如果不保住,是會掉下去、會滑坡的,解決其他問題也就很難有保障。哈繼銘同樣認為,宏觀調控需要合理的政策組合:“緊貨幣”防通脹,適度“寬財政”防滯脹。

  至於寬財政,專家認為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條件。國家統計局稱,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速在30%以上,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期企業利潤增長20.9%,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外只增長6.3%。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指,這是完全扭曲的。

  如果要保證經濟穩定增長,鍾偉和周天勇等學者都認為,需要放鬆財政政策,旨在保證在經濟結構調整當中不出現大問題。對於現在很多產業出現了問題,譬如說收入分配不合理、農民增收不容樂觀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放鬆財政政策來予以解決。

  哈繼銘給出了具體的財政政策組合:調整出口退稅率及個人所得稅負,擴大增值稅轉型範圍,未來開徵資源稅,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社會保障以及農業的支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建議,中央政府應支持和鼓勵地方政府增加對當地低收入群體的補貼,同時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以穩定預期,引導內需、擴大消費。

  能源價格逐步正常化

  至於從緊的貨幣政策,則體現在繼續通過信貸的窗口指導、存款準備金率的進一步上調等數量型工具管理流動性,將貨幣增速控制在16%的目標以內。至於加息,周天勇稱,需要看通脹走勢,以及國際油價和美國經濟等情況。現在加息的最大矛盾之處在於,加息之後會導致熱錢更多流入,不利於宏觀調控。此外,專家們希望物價管制逐漸放開,能源價格將繼續正常化,使得目前隱性通脹得以釋放,既可緩衝經濟下滑,又有利於經濟轉型。

  對於未來經濟走勢,申銀萬國經濟分析師李慧勇預計,未來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經濟下行、通脹下行,除非有大的政策失誤,否則出現滯脹的可能性等於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