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陸航米-171機群。(資料圖) |
5月15日上午10時,廣州軍區某陸航團9架戰鷹緊急起飛,趕赴汶川執行抗震救災任務。截至6月1日24時,共投送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192噸,轉運傷員、群衆1041名,被災區人民譽爲“南方飛來的吉祥鳥”。
前綫將士越戰越勇,後方官兵越練越精。連日來,在前綫參戰部隊抗震救災精神的感召下,該團後方官兵掀起了高難度、高强度、全天候的練兵熱潮。
前不久,記者在該團采訪,發現飛行員們訓練有“三不問”——
高强度飛行:別問今天飛多久
5月15日上午10時,粵中某機場,9架戰鷹緊急升空。該陸航團團長李波率直升機編隊晝夜轉戰4個機場,跨越粵、湘、川3省,在高原峽穀中飛行1600多公里,于次日淩晨抵達成都某機場。
30分鐘後,該團就受領了當天第一項任務。隨後,李波率官兵晝夜不停展開救援,航迹遍布清平、什邡、禹里、白什、壩底等20餘個鄉鎮,飛行多達207架次,飛行時間超過340多個小時。這樣的高强度飛行,在該團以往訓練中從未有過。
6月23日晚,該團數十架直升機陸續起飛,開始了他們本周第3次跨晝夜飛行訓練。淩晨6點,最後一架直升機安全著陸。
此次跨晝夜訓練,飛行員們連續飛行了7個小時。但是,三大隊大隊長孔永華對記者說:“比起前綫的戰友們來說,我們這點訓練强度算不了什麽!”據介紹,連日來,他們針對前綫抗震救災飛行强度大等特點,制定了“大場次、大强度”的訓練方案,抓住一切可飛天氣安排飛行員多飛。同時,科學安排訓練內容,做到一次起飛演練多個課目,杜絕無效飛行,减少低效飛行。
指揮員點評:政委胡華生:抗震救災實踐告訴我們,在未來作戰和執行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常常需要高强度連續戰鬥,這對飛行員的體力和意志都是極大的考驗,必須牢固樹立體能智能并重、苦練巧練結合的意識,在高强度的訓練中錘煉連續作戰能力。
陌生地域飛行:別問今天到何處
5月18日,清平鄉小木嶺發出求救信號:800名職工群衆被困山中6天6夜。小木嶺發電廠位于深山峽穀之中,四周均爲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團長李波駕駛戰鷹在多彎山陡、險象環生的峽穀中展開了搜救。
這是一條完全陌生的航綫,四周高峰聳立,戰鷹幾乎是貼壁飛行。小木嶺目標太小,周圍無明顯參照物,戰鷹幾經盤旋,依然無法確定地點。經驗豐富的李團長果斷下令,機群保持隊形,實施逐層搜索,最終確定了目標位置。不到10分鐘,3噸物資全部投送完畢,戰鷹安全返航。
6月30日晚,刺耳的警報聲響起,該團一場遠程跨區域機動演練隨即展開。
航綫陌生、地域未知,夜視儀下,飛行人員一邊仔細辨別參照物,一邊駕駛戰鷹小心行進。地表辨認、儀表判讀、航迹分析等基本技能此時一一經受檢驗。飛行中,指揮員還適時組織夜間編隊高難課目訓練,戰鷹在距地面10米左右掠地飛行。90分鐘後,戰鷹全部抵達目標區域。
指揮員點評:副團長宋丹民:無論是未來戰爭還是搶險救災,“戰場”都不可能只在部隊駐地附近開設。因此,作爲擔負機動作戰任務的陸航部隊,更應該拓展訓練視野,敢于將部隊拉到陌生、複雜環境中練機動、練指揮、練協同、練保障、練特情處置能力,不斷提高部隊全地域作戰能力。
複雜氣象飛行:別問今天下雨嗎
5月17日14時,該團直升機接到上級指令,綿竹清平鄉3000多名群衆被困,亟待救援。此時,天空濃雲密布,能見度極低,機長張秦主動請纓,穿迷霧、闖峽穀,在密如織網的高壓綫間艱難行進。
大雨剛過,山穀中氣流湍急,直升機抖動劇烈,張秦和戰友們小心駕駛,沉著應對。突然,兩條電綫隱約出現在前方不到500米處,張秦急速提升,直升機幾乎掠電綫而過。目標區域越來越近,飛卷的低雲遮住了視綫,張秦和隊友看准雲霧間隙,成功著陸。
晴空不見鐵翼飛旋,獵鷹專挑雨夜出擊。6月22日晚10時,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數架戰鷹緊急起飛,這其中,有4名年輕飛行員是首次進行夜間複雜氣象的單飛訓練。副團長宋丹民告訴記者,以往也出現過爲保飛行安全而降低訓練難度的現象,可前綫抗震救災實踐告訴我們,天災總是伴著壞天氣。開飛前,團里組織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召開“諸葛亮會”,從特情處置到修正偏差都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利用飛行模擬器反複進行操作要領練習。
指揮員點評:副團長鐘紹華:能起飛,并不等于能够完成任務。在執行多樣化任務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難以預測的局部天氣變化。只有平時練就各種複雜氣候條件下的過硬駕駛本領,遇到突發情況才能臨危不亂,正確處置,化險爲夷。(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