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榮恭披露胡連會秘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6 00:59:09  


國民黨副秘書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右),與中評社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左),就兩岸關係深入交換意見。(中評社 李仲維攝)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拜會國民黨副秘書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中評社 李仲維攝)
  中評社台北6月26日電(記者 李仲維)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昨日會見中評社高層訪問團時,透露了一段2005年“胡連會”發表新聞公報之前,未曾披露過的兩黨協商秘辛。

  張榮恭說,2005年4月29日舉行的“胡連會”,國共兩黨在發表的公報當中提及,在兩黨“正視現實、開創未來”的共同體認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連戰主席在北京舉行會談。

  張榮恭指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前四個字“正視現實”定稿的過程十分曲折,一直到國共兩黨最後面對面前才定案,原本胡連公報發表的前四個字,並不是“正視現實”。

  張榮恭透露,原本胡連要發表的是“結束過去、開創未來”,但是當時連戰在成行之前兩天,接到北京方面重要人士的來電,該人士傳達訊息表示,希望將前面四個字改為“正視現實”,這樣會顯得更具有積極性,傳達的善意也會更明確,因此國民黨在向連主席報告後,欣然接受。

  張榮恭認為,這是大陸方面重要的善意表示。

  蕭萬長今年4月12日在海南博鰲會晤胡錦濤時,也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十六字箴言,前八個字,正是援引自“胡連公報”。後八個字則是蕭萬長和馬英九共同商定的,如今“擱置爭議、追求雙贏”也成為兩岸領導人共通的語言。 

  張榮恭進一步指出,馬英九在520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台灣過去一直有人在否定這個現實;馬英九也提出在“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一中憲法、兩岸分治”是對台海現狀的一種表述。

  張榮恭說,胡錦濤說過“以民為本”,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在中山陵題字“人民最大”,這些領導人都重視人民的利益,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就可以“擱置爭議,求同存異”。

  張榮恭認為,“一中憲法、兩岸分治”,主權問題還沒有解決,但只要有“一中憲法”,兩岸就不會有問題,而馬英九提出的主張,可以讓兩岸在既有的基礎上找到協商途徑,進而找出化解問題的方法。

  張榮恭說,上周他在日本參加一個會議時提出,在中短期內,“和平統一沒有條件、和平台獨沒有機會、武力統一沒有民心、武力台獨沒有可能”,這就是現狀。既然如此,在中短期內我們要做什麼?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做,吳伯雄主席這次跟胡總書記見面時也有十六字,就是“共創和平、共促穩定、共謀發展、共享繁榮”,這就是在現實基礎上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既合乎亞太各國的利益,也合乎兩岸人民的利益,雙方如果在中短期內謀求統一或獨立,會造成兩岸政治攤牌。“相信吳主席的十六字,大陸也會認同,也是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的目標。”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