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珠澳大橋高標準興建 至少可屹立一百二十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9 11:51:54  


專家建議在“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加強對大橋的抗震能力研究。圖為早前開工的大橋主體工程地質勘察現場。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昨天在珠海舉行的“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評審會”上透出信息,正在加緊推進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將按120年壽命標準設計。專家指出,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對大橋抗震性、防海嘯及防撞能力進行專題化研究。同時,大橋的建設如同在珠江入海口建設一個堤壩,對泥沙沉集及航道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以確保這一造福子孫的特大工程能經受時間和歷史的檢驗。

  文匯報報道,有專家指出,目前的“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大橋的抗震能力研究不足,需加強對地質斷層及地震烈度對大橋影響的專題研究,從大橋走向、整體安全性及工程材料的使用上進行科學研究,把地震可能對大橋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撞橋事件頻發 引起重視

  評審會上,有專家認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橋除了要考慮防颱風及風暴潮,歷史上南海有發生海嘯的記錄,因此防遠洋海嘯的研究也不容忽略。

  近年國內外發生的多起船舶撞橋事件,也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高度重視。多個專家對港珠澳大橋防撞能力提出高要求,希望大橋橋墩必須加強圍堰保護,提早做好消能防撞設施的實驗和研究。同時要對過往大橋的船舶配備科學導航儀器和安全教育培訓,加大對違規海上行駛的檢查處理力度,確保橋墩安全。

  大量填海 入海口收窄5公里

  有專家在解讀可行性報告時指出,港珠澳大橋計劃建388個橋墩,加上東西兩側建2個2平方公里以上的人工島,口岸部分填海區,測算下來使珠江入海口收窄了至少5公里,如同建了一個5公里長的堤壩,這將使途經的珠江口阻流系數達到18%左右,遠遠超過國際上規定的11%的阻流標準,對水流及海洋環境帶來較大影響,處理不好可能給珠江口帶來泥沙沉澱,降低防洪能力,這方面國內外已有一定教訓。也有港口方面的人士要求大橋課題組,應拿出較為詳細的有關對航道通行影響的研究方案。

  有多位專家提議,港珠澳大橋方案應盡量考慮最優的方案。大橋可採取提高大橋跨度,減少橋墩數量以減少水流阻力問題。更有專家指出,可考慮香港一側橋位適當東移至大嶼山,從陸地直接接海隧,然後加長海底隧道接橋,同時橋墩可實行大跨度,然後只建西側人工島的建議,這樣可較好的降低“堤壩效應”問題,而延長海隧的資金,可從取消的東人工島中獲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