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努力為兩岸和平創造良好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2 12:20:53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兩岸關係發展當前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海協會、海基會今天正式展開事務性協商。陳雲林與江丙坤十三日上午舉行兩會會談協議簽字儀式。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表示,兩會復談,象徵兩岸關係的發展邁入新里程。海峽兩岸不但無戰事,還要互利互惠,創造雙贏,這是中華民族的大幸事,全球中華兒女額手稱慶!

  台灣馬蕭新團隊五月二十日上台後,先是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進行高峰會談,為海協、海基兩會奠定復談基礎。現在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率團赴京,重啟與大陸海協會中斷近十年的兩岸會談,除了協商周末包機、大陸客赴台旅遊兩項議題之外,還要敲定未來協商的議題,包括貨運包機、直航包機的航點航班問題、擴大小三通、奧運包機、熊貓赴台、海運直航、兩岸共同防止犯罪、開放金融業登陸,以及台灣國際空間等議題。江丙坤也會親自邀請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問台灣。此次兩會復談,也是有史以來兩岸官員直接談判層級最高、人數最多的一次。由於海基會登陸談判團包括兩位政務官,外界認為,這象徵了兩岸進入“準官方”接觸談判的時代,相信有助雙方在具體事務方面達成更多的共識。根據台灣《遠見》雜誌民意調查中心十日發佈一份民衆看兩岸關係的民調結果,有五成七的民衆對兩會復談中的周末包機直航、大陸民衆來台觀光的經濟效益表示樂觀。

  目前,兩岸關係正向好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台灣需要加強與大陸交流來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大陸遭受汶川地震災害,台灣同胞出錢出力,讓人感動。兩會應該抓住這些機遇,多做互利互惠之事,創造雙贏。江丙坤指出,此行是兩岸兩會恢復制度化協商的開始,也展現台灣新當局改善兩岸關係的決心。四天的行程聽起來很簡單,任務及意義卻相當重大。他說,大陸崛起是大家要正視的事實,台灣應用更大格局、智慧、耐性與善意面對。從一九九八年汪辜會晤後,現在是最有利的復談時機,也是改善兩岸關係的最好時刻。希望能強化兩會的對話交流以及事務性議題的制度性協商,有個好的開始,以後隨時都可以談,相信兩岸關係會有好的發展,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灣政、經發展,也有利整個東亞的安定。

  目前,兩岸同胞期待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此次兩會復談相信會有實質收穫,而且兩會將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重新開啟制度化的溝通渠道。這次兩會達成的一些共識,必將為今後兩岸交往奠定基礎,創造良好的氛圍。制度化協商會有里程碑的意義,將攀登兩岸良性、和平交往的歷史新高點。

  社論表示,在高興的時刻,我們也不能不保持警惕,保持清醒的頭腦。台灣島內仍有一些人意識形態作怪,不願意看到兩岸和解。下台的民進黨就針對兩岸問題成立了專案小組,所謂“適時提出對相關議題的看法”,其實是在挑刺、拉後腿。馬英九任命李登輝人馬賴幸媛出掌“陸委會”、兩岸政策急速加溫,使島內擁李勢力出現裂解。剛卸任的“李登輝之友會”全台總會長黃昆虎,日前邀集“獨派”人士和本土社團領袖共同成立“台灣之友會”,彙集整合目前“獨派”勢力,醞釀全面監督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陳水扁儘管卸任後官司纏身,未來恐怕仍會是“新台獨教父”的不二人選。他們鼓吹提升本土認同,建立台灣的“國家意識”,實際上還是推行激進“台獨”路線。

  社論指出,毫無疑問,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復談基礎,跨越了政治紛爭。兩會復談修補了李登輝時代後期斷開的兩岸關係,也是陳水扁時代做不到的事,意義重大。兩岸當前該做的就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形成最大的共識,不斷開啟海峽兩岸共享的最大機會,追求兩岸和平共榮,為兩岸共創雙贏。因此,排除干擾,堅持正確的路向,努力為兩岸和平創造良好環境,應是當前島內外努力的方向。


    相關專題: 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談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