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防邊緣化 立院搶跟“兩岸熱” 藍綠各有盤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8 10:47:47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在海基、海協兩會即將復談之際,“立法院”打算重啟“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運作,搶搭“兩岸熱”列車。“立法院長”王金平積極推動、藍綠黨團也都贊成的情況下,被冰凍已久的兩岸小組頓時炙手可熱,這其中除了政治現實的考量之外,也有體制上的必然。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在台灣特殊的處境下,兩岸政策往往是外交政策的先決議題,更嚴重影響“內政”、經濟政策,有識見的政治人物都不會放棄對兩岸事務發聲的機會,王金平也不例外。早在三年前他就試圖恢復立院兩岸小組運作、並主動釋出願意訪問對岸的消息,但因當時的民進黨團反對而未果。 

  今年二月王金平續任“立法院長”時,曾說他願為兩岸事務略盡棉薄之力,但隨著國民黨在“總統”、“立委”選舉大勝,民進黨版圖大幅萎縮,面對強勢的府院和黨中央,王金平和國民黨團都面臨“橡皮圖章”的危機,過去縱橫朝野的優勢不再,王和其他黨籍“立委”一樣“鬱卒”,王本人更面臨被“邊緣化”危機。對於兩會歷史性復談,王金平和黨團成員,自然不可能錯過參與監督的機會。 

  對綠營來說也是一樣。民進黨失去執政權之後,對新政府的政策談判使不上力,“立法院”成為唯一的政治舞台,因此民進黨一改過去“兩岸小組可能侵犯‘總統’職權”的說法,表示樂見“立法院”兩岸小組重新開張。在藍綠各有政治盤算下,兩岸小組竟成為朝野交集的最大公約數,得以浮出檯面。 

  除了政治利益之外,立院對兩岸事務發聲,其實也有體制上的必然。在台灣吹起一片“大陸熱”的同時,不可諱言地,的確必須有機制適時出面踩煞車、潑冷水,最適合扮演這個角色的,非民意機關莫屬。王金平以“國會議長”身分,代表人民監督政府,才有資格當著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面“提醒”,兩會復談時不要忘了“主權”和人民福祉。 

  只不過,“立法院”兩岸小組的制衡作用可大可小,成立之後,到底能發揮多少監督、建議的功能,除了“立法院”本身的態度,還必須取決於“行政院”是否願意配合。若依照劉“內閣”上任以來行政、立院之間的互動情況,外界不免會擔心,兩岸小組上路後恐怕功能不彰、凶多吉少。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