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中國軍隊在地震後的反應令美官員驚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1 09:45:43  


5月26日,武警水電部隊組織431名突擊隊員,身背雷管炸藥,徒步翻山越嶺,奔赴唐家山堰塞湖執行搶險任務。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60多年前,爲了幫助中國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美軍運輸機通過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綫”,向中國人民運送了大量抗戰物資。60多年後的今天,中美軍事熱綫因四川大地震而啓用,中國允許兩架美國軍用飛機向灾區運送物資。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5月30日的文章說,中國在“5·12”地震後的反應令一些美國官員感到驚喜,幷迫使他們用新的視角去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神秘之師”。

  地震使五角大樓意識到中國軍隊“轉向”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5月30日以《地震之後,中國歡迎美國軍隊》的報道說,就在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前往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的同時,五角大樓意識到了中國軍隊的轉向。   

  報道說,四川地震發生之後,中國政府不單單“和藹地”接受了美國的援助,而且還允許美軍與中方間的交流達到一個新的層次。中美雙方第一次運用了致力于增進中美軍事高層交流的新“軍事熱綫”。國防部長蓋茨和海軍作戰部長麥克·穆倫上將30日前往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這也將被看做雙方合作的一個新迹象。   

  該報道說,就在去年,中國政府拒絕美國軍艦靠港的舉動曾使得美軍高官們“不住撓頭”。而去年年初,中國成功擊落一顆活動氣象衛星的舉動也被廣泛看作是“一次能力測試”。   

  而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美國軍方向中國提供了高清晰的間諜衛星照片幫助確認地震損失。目前,中方已經同意美國派出的兩架軍用飛機向灾區提供水、食物、發電設備、毛毯和183架小型電鋸。27日,美方另派出一架商用飛機運載800頂帳篷救助灾區人民。與此同時,地震發生後,美國曾通過中美“軍事熱綫”就美方援助問題與中方軍隊高管進行了溝通。   

  曾經在去年到訪中國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在28日對五角大樓記者表示,中國接受美方救援和願意同美軍高層展開對華的舉動似乎也表明了曾經受到質疑和私下質詢的中國有了轉向。基廷表示:“中國在此次地震後的舉動與其在以往經曆自然灾害後的舉動有所不同。這是一場灾難和悲劇,但這也給予一個與中方官員增進交流的機會。”他還表示,仍然希望能獲得“通話對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的“手機號碼”,讓雙方的通話更加便捷,幷稱“不確定能馬上拿到手機號,但也許很快就能。”   

  “美國不應將中國視爲軍力競爭者”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文章稱,有分析人士稱,中國人通常是不願意接受國外援助的,因爲這關系到面子問題。但這一次,中國政府請求幷同意國際援助,幷對次表示感謝。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程力(音)對于中國政府的主動允許媒體隨同官員深入灾區的舉動予以贊賞。

  許多美國保守派人士相信,中國軍力建設對于西方國家的國防安全而言,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幷認爲(西方社會)“下一個主要沖突”的對象可能是中國。但與此同時,包括國防部長蓋茨在內的人士也表示,中國成爲一個世界强權的軍事野心需要觀察,美國决策者不應擔心地將中國視爲一個“同等”的軍力競爭者。  

  程力也表示,希望中國表現出的與美國和其它國家增進交流的意願有助于美國保守派人士以更中立的態度看待中國。他說:“這是一個將中國視爲‘可靠、可信賴的力量’和‘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來共同合作的機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員專家陶文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中國政府、中國軍隊和中國普通百姓所做出的努力、所體現出的精神都讓國際社會對中國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相信是這些綜合因素讓中美雙方增進了交流,幷由此反映在了中美兩軍之間的互信合作上。”   

  陶文釗認爲,中美“軍事熱綫”的開通對于中美兩軍間的合作起到了良性促進作用,而此次地震之後,不排除中美間軍事合作交流會逐步增多的可能性,“中美兩軍先前曾進行過海上聯合救援,不排除兩軍間未來會進行更高層次的軍事演習。中美兩國軍隊高層的互訪也會繼續下去”。

  專家同時也表示,盡管如此,中美兩軍的合作仍需要就具體事情進行具體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