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討論“九二共識”內涵意義不大
顯然,今天再討論“九二共識”的內涵,抑或再爭論“一中”與“各表”之間的關係,已經意義不大,甚至會使兩岸關係誤入歧途。1992年時兩岸拘泥於政治實體定位,企圖以各自的政治實體來覆蓋對方的時空背景已經結束。經過十多年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的風風雨雨,兩岸關係的深刻教訓之一就是,若一味拘泥於政治實體概念,反而可能誘發極端台獨。台灣的馬英九時代開始後,一方面馬英九在認可“中華民國”的基礎上強調台灣主體性,這將使“九二共識”中的“一中”和“各表”充滿新的爭議空間;另一方面,就北京立場而言,如上所述,所謂的“一中”定義也已發生演變。因此,若以“九二共識”為新的互動基礎,如筆者之前所分析,無論是拘泥於九二年的概念,還是突然放寬到全新的概念,都可能使北京在馬英九的探索、互動中處於進退失據狀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以文化概念的“中華民族”來替代政治概念的“一中”模糊定義,已是適當時機。過去八年陳水扁時代,北京希望陳水扁透過承認“一中”來做出的承諾,無非也就是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只不過由於當時的時空背景和陳水扁的立場,這一希望無法成為現實。
現在馬英九主動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以世界之大,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台灣和大陸一定可以找到一條和平共榮之道”,與北京業已放寬了的“一中”概念正好找到吻合契機。這一提法既巧妙避開兩岸政治實體之爭,又拓展了兩岸站在民族利益高度的新的互動空間。從北京國台辦主任陳雲林事後的表態來看,陳雲林表示希望兩岸同胞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重”,顯然已對此有所回應。
以“中華民族”共識主導兩岸政治框架確立
以“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替代模糊的“一中”作為未來兩岸互動的基礎,顯然還會遇到國家主權的問題;而這一問題不但將直接涉及將展開商議的台灣國際空間,甚至還涉及兩岸良性互動能否長期延續的問題。必須看到,“中華民族”只是文化認同,顯示的是兩岸的同胞認同和政治互動誠意。但對兩岸來說,要想在未來延續長期良性互動,依然繞不開政治框架的確立;而對北京來說,雖然有誠意幫助台灣獲得適度國際空間,但若沒有合理的政治框架為保證,則一旦馬英九時代結束,“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共識不再,則北京今天幫助台灣獲得國際空間,不啻成為幫助台灣邁出隱性台獨的關鍵一步。這一擔憂合情合理,台灣方面也應充分顧及。
兩年前,筆者曾提出兩岸確立政治框架的三個階段時間表,其中第二階段就是從2008年台灣領導人選舉結束到2012年或2016年,兩岸必須就兩岸政治框架互相定位,尋求具有建設性的解決之道,其中包括中華民國定位問題、“一中”原則與雙方政治實體之間的關係等;只有這樣,在2012年或2016年之後,兩岸方可有未來持續的和平、穩定和良性互動。現在看來,確立“中華民族”為兩岸互動的基礎後,兩岸在完成馬英九時代開始幾年的事務性互動後,就應進入政治框架的磋商,然後才能談得上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