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次地震:2008不是1976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5 09:26:37  


  32年前,我是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所以當驚悉四川省汶川縣發生特大地震的時候,立即勾起了我很多的回憶。從唐山大地震看汶川大地震,我發現,雖然同是大地震,但32年後的中國,已經不再是32年前的中國。 

  救援的行動更迅速,人文關懷的意識更強了。地震發生後,胡錦濤總書記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儘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兩個小時後,溫家寶總理趕赴災區現場的飛機就已經起飛。在飛機上,溫總理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8個抗震救災小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緊急趕赴地震災區,立即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時間就是生命”,“人民生命高於一切”,“救人是重中之重”,這些暖人心窩的話語充分體現出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的親切關懷和對生命的極端珍視。 

  信息披露更加快速、公開,人們的心態更鎮定了。當年唐山地震,人們的恐慌心理非常嚴重。有的愁雲滿面,有的脫離崗位,有的地方還發生哄搶集體或他人物資現象。而這次汶川地震,很多人都表現出極大的鎮定和冷靜。5月13日早晨,中央電視臺的“朝聞天下”欄目報導了成都市民連夜排隊獻血的場面。那麼多人的臉上都充滿著自信,包括睡在廣場上的市民也都相信,我們國家有能力、有辦法抗擊和戰勝這樣的災害。 

  國家的實力更強大,抵抗災害的能力增強了。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我所在的50多萬人口的縣只有兩輛吉普車。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家的房子也倒塌了。我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買到一塊塑料布,以便蓋在簡易棚上遮風擋雨。那個時候,沒有麵包,沒有方便麵,沒有礦泉水,唯一能領到的一點救災食品,就是壓縮餅乾。而現在不同了,地震剛發生,就有大量的帳篷、蠟燭、方便麵、礦泉水和藥品等救災物資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運往四川災區。有全國人民作後盾,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抗震救災的目標更高了。中央強調,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要求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中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緊急行動起來,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不怕困難,頑強奮戰,全力搶救傷員,切實保障災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盡最大努力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和32年前相比,這次救援不僅速度更快了,而且裝備和設備也先進了很多。中央一再要求,要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住處。這“四有”,就是一個非常明確具體的目標。當年唐山地震,我在一個村裏的工作組。那個時候,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群眾“自救”,因為救災物資非常有限,杯水車薪,根本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 

  遭受震災的人們是不幸的,但從汶川大地震與唐山大地震的對比中,我們看到,30多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更繁榮、社會更進步、科技更發達、抵抗自然災害的實力更強,更加堅定了我們奪取抗震救災全面勝利的信心和決心。(來源:大江網─江西日報 汪金友)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