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胡吳會比520更值得注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9 17:48:47  


 
  文章認為,也正因此,在“5.20”之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即將率團訪問北京,舉行“胡吳會”,遂成了特別值得注意的重大發展。除了吳伯雄外,據個人所知,國民黨籍的台北市長郝龍斌也可望在5月底6月初率團出訪上海。其他國民黨重量級人物如“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也都有可能稍後率團出訪。這顯示出國民黨內對馬英九那種“藍皮綠骨”的兩岸策略日益不滿,已出現“走自己的路”的趨勢。

  “胡吳會”,說好聽的,乃是要透過兩黨領袖會面來建立一個新的“政黨平台”,讓兩岸間除了民間交往外有更多管道;此外,透過吳伯雄的出訪,也可以為諸如“兩岸直航”、“開放陸客赴台觀光”、“開放陸生赴台求學”、“開放陸資赴台投資及參與公共建設”等催生,讓馬英九競選時所開的支票不至於跳票。

  馬英九已台獨化?

  文章指出,我們當然不容否認“胡吳會”可能會有上述意義。但更值得注意的,乃是北京對馬英九的“藍皮綠骨”已開始有所疑慮,對他可能“挾美日以制中”的走向和在內政上不抗拒民進黨的“去中國化”,也同樣懷疑。因此,在兩岸關係上開闢多元管道,遂成了北京自然而然必須做的選擇。但由此一來,也顯示出在兩岸未來互動裏,馬英九個人及他的行政部門將趨於邊緣化,甚至還可能淪為踩煞車、扯後腿的角色。兩岸良性互動的功勞簿上,不會有馬英九的名字,功勞會在國民黨及它的“立法委員”身上。從政黨責任政治的角度而言,這也等於馬英九自外於他的政黨後,他的政黨與他應有的“協力”角色會變成彼此各行其是,甚至還有可能變成相互“制衡”的角色。這也意謂著“5.20”之後馬英九這個新政府的表現未必可以樂觀以待。

  對台灣高層政治熟悉的圈內人都知道馬英九或許因為是外省第二代,或許因為缺乏自己的判斷標準,他在政治上由於長期遭到民進黨“賣台”的攻擊,已將對手的攻擊內化成自己的判斷標準。陳水扁就曾說過﹕“民進黨執政8年的最大貢獻就是讓馬英九台獨化。”馬英九當選後不重視投票給他的700萬人的反應,而很在意沒有投票給他的500萬人的反應。這種認知即充分反映出他的人格特質。這也是他靠著國民黨的支持而起家,到了選上“總統”後卻又覺得國民黨是他的包袱的原因。

  政黨責任政治乃是民主的常軌,而他為了合理化自己的“全民總統”,手下又不斷放話攻擊國民黨,宣稱國民黨企圖“以黨領政”,這都造成了他和自己的政黨漸行漸遠。國民黨在2007和2008兩次重要選舉已取得行政權和“國會”權,再加上台灣民間已對大陸不再那麼敵對,馬英九原本有極好的機會替台灣扭轉局面,靠著政績來爭取綠色選民,但他的人格特質卻使他做了最壞的選擇,他為了向綠色陣營示好,許多個重要職位都用了綠骨的人物。一盤原來很好的棋局被搞得烏煙瘴氣,這又能怪誰呢?國民黨的要角們如連戰、吳伯雄、王金平都與他漸行漸遠;而他向綠色選民表態又如何呢?對他影響極大的李登輝不參加他的就職典禮,民進黨也無一出席,搞了老半天的“全民總統”還是成不了“全民總統”的局!

  明天就是“5.20”,在這個“聽其言,觀其行”的時刻,人們不能樂觀估計他會講出多麼不同的重要講話,反而是“胡吳會”更值得注意!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