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洲時報:地震廢墟中站起大寫的“中國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8 23:27:50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法國《歐洲時報》16日發表題爲《地震廢墟中站起大寫的“中國人”》的文章,全文如下: 

  5月15日,中國四川大地震進入揪人心魄的第三天。廢墟中生命的最後呼喚,使整個救生使命也進入關鍵時刻。盡管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財産損失,以及千頭萬緒的救灾與賑灾工作,遠未到“盤點”的時刻,但世人已經從過去的三天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越來越清晰的身影——我們呼之爲“大寫的中國人”。 

  在灾情發生的當天,中國總理老泪縱橫的形象,長久定格在海外華僑華人的心中。他們在萬里之外踴躍捐款的同時,回首蜀地鄉關的朦朧泪眼,看到了什麽?沒看到什麽? 

  他們看到的是在灾難面前官民分野的消失,看到的是受傷的總理爲受傷的女童讓路,看到的是總理專機載回受傷灾民;沒有看到的是官員的慢半拍反應與玩忽職守。 

  他們看到的是國家應急體系正常啓動運轉,全國各地的軍機、軍人、白衣天使源源不斷奔赴灾區,看到中國空軍空運史上最大的空運行動,看到普通百姓與明星巨賈一道排隊捐款,看到成都義務獻血者排起數百米長隊的壯觀景象,看到面對灾難中國人空前團結各盡所能伸出援手;沒有看到的是事不關己的無動于衷,缺乏志願者的一盤散沙。看到出租車司機義務搭載傷者,沒有看到乘人之危的奸商。 

  他們看到的是,台灣救援隊直飛灾區,兩岸血濃于水的深情厚誼;沒有看到的是意識形態第一、危難中尚存的統獨芥蒂。 

  他們看到的是中國媒體迅速、滾動、充滿職業精神的報道;沒有看到的是層層審查、對民衆知情權的漠視。 

  他們看到的是西方媒體一邊倒對中國救灾充滿善意與欽佩的正面報道;沒有看到的是他們以往以偏概全、吹毛求疵、戴有色眼鏡的故伎重演。 

  中國政府與朝野上下同舟共濟救灾賑灾,使國際輿論普遍認爲中國形象“加分”。其實,所謂形象,在此次救灾運動中,已經完全不在國人考量之中。中國政府、中國人民、海外華僑華人團結救灾的前前後後,沒有任何刻意經營形象的痕迹。而“以人爲本”這一近年來在舉國上下達成的全民共識,才是此次抗震救灾精神遺産之核心所在。 

  所有這些看到的和沒看到的,都說明了同一個事實:中國在進步,中國政府在進步,中國人的素質在進步,中華民族在灾難面前所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在升華。今天,我們可以說,在慘烈的地震廢墟中站起的是一個大寫的“中國人”。大寫的“中國人”,就是擁有了普世價值觀的中國人;這使我們在悼念死者的悲痛之中,燃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希望之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