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唐山志願者”穿梭災區 心理輔導倖存災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8 09:08:12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綿陽的夜未央,北川的日不寧。凌晨一時走在綿陽的街頭,仍然看到小孩子在馬路旁的遊玩設施上玩、幾個母親在閒話家常、男人們則一面抽煙一面聊天。每當夜幕低垂,民眾都生怕地震再在睡夢中降臨,大家都無法安心入睡,街上被迫變成“不夜天”。

  香港大公報報道,綿陽市九洲體育館內睡滿了人,只有那裡,才是地震與家園被毀後,唯一能夠稍為令他們有點安全感的地方,大家擠在一起,似乎也能夠有多一點的照應。體育館外的空地,也是熱鬧得有點詭異,有人守著得來不易的物資、有人在四方捐贈的衣物堆裡尋找合用的衣服、天真的孩子在盪鞦韆,似乎還為著認識了新的友伴而高興;另一邊廂,大人卻忙著排隊領棉被,或是在電視機前觀看地震消息。不知情的人,看到到處搭起的帳篷,也許會以為是什麼大型活動,卻不知,排隊的人是在領取藥物和打防疫針;而到處張貼著的尋人啟示,透露了大家心底裡的無奈。

  所到之處滿目瘡痍

  進綿陽時已經是深夜,看到本來是繁華夜市的街道變得死寂。直至早上醒來,驅車進北川之際,相比起來,北川的日也不寧靜,持續不斷的挖掘與救援工作,每天都消耗著大量的人力,需要的不僅是物資,也是人的意志。在北川往來不絕的,除了部隊、救援與醫護人員外,還有一隊一隊來自不同地區的民兵,就那樣頂著大太陽在廢墟挖掘現場候命,隨風飄揚著極其醒目的旗幟,現場不時發生的吆喝聲,都不過為了給大家打打氣,畢竟大家的目標也只有一個,就是能救出一個便是一個。

  另一些無名英雄,則是穿梭災場忙碌照顧死難者家屬情緒的志願者,一群共十八名“唐山青年志願者”就默默肩負著這樣的工作。他們說,災民很需要心理治療,而成立他們這個組織的,就是來自唐山大地震的孤兒,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與災民傾談一下,看看對方有什麼需要,並替他們疏導傷痛,以免災民的心情互相影響,此外也會留下災民的聯絡方法,方便日後再跟進其情況。完成了北川的關愛工作後,他們就會回到綿陽的九洲體育館,因為那裡的災民多達三萬人,可能需要的關懷會更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