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瓦礫疊屍、屍疊人 港記者見死不能救更心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7 13:40:19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不是見死不救,而是見死不能救!”地震當晚趕到重災區北川的有線電視記者呂炳權,見到的是瓦礫下屍疊屍、屍疊人,他們不時聽到下面有人嚎哭求救,可是找來救援人員,也是愛莫能助,記者與救援人員無奈的離開,呂炳權說:“這一刻覺得有捨棄災民的感覺!”

  災民多難兼顧 先救易挖掘者

  據經濟日報報道,地震發生後記者是繼救災人員最快趕赴災場的人,呂炳權是當日在港收到通知,匆匆收執簡單行裝,連口罩也沒時間買便出發,連夜趕到北川。北川依山而建,呂炳權說無數大如雙層巴士的巨石,從數百米山坡滾滾而下,把山下的小鎮撞得粉碎。

  走近層層疊的瓦礫,“有生還者呼喊要我們給水……有些人被屍體壓着說很不舒服……聽到有個女士在瓦礫中叫救命,我們呼叫救援人員,但救援人員也忙着救另 一些人。”呂炳權說,災場面積太大,救援人員不眠不休也是無法兼顧,縱使明知下面有生還者,縱使家屬在旁苦苦哀求,也被迫轉到另一些較易挖出生還者的災場 搜救,呂炳權與同僚可以做的,也只能向瓦礫下的傷者作出安慰,然後黯然離開!

  呂炳權灑淚難眠

  見過無數生死場面的呂炳權不禁淚水掉下,在深宵休息的時候,傷者、屍體、“救命”的叫喊聲在腦海中纏繞,有種“捨棄災民的感覺!”不過,作為記者,上鏡時必須抹掉淚水,冷靜的將大地震的災場情景告訴觀眾。

  在災場4天,呂炳權與同僚體驗人生無常,他本不想離去,但因為約定了未婚妻拍攝結婚相,所以昨晚返港,災難讓他明白更應該“珍惜眼前人”。在災場上除了 見到悲哭,也看到人性光輝一面,不少市民老遠從外地駕車來,把物資送到災民,不少志願者協助救災,他說見到的中國人臉也變得和善。

  糧缺水盡 記者攀山17小時

  曾蔭權日前在立法會上讚賞前綫記者辛勞,呂炳權就謂這些“不值一提”,相對於災民、救災人員,他們其實不算得上甚麼。記者及同行,每天也是以餅乾清 水充飢,徒步於災場採訪,有部分記者則徒步攀山17小時,抵達震中重災區汶川映秀鎮。有線電視中國組採訪主任司徒元說,赴映秀的記者到達時,最後一枝水也 喝光了!

  傳媒盡出 租借衛星電話斷市

  今次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地震,本港傳媒也精銳盡出趕赴災場,本港市面可租借的衛星電話 也“斷市”。不過,一間電子傳媒的同業透露,由於災場通訊網絡陷於癱瘓,每日都會與前綫同事失去聯絡數小時,因此最擔心並非是能否找到“好古仔”,而是他 們的人身安全,“餘震再造成山石塌下,誰知他們會否遇上?”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7.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