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逸儒:馬先生啊!你現在已無隨便發言的自由和空間了,學學蔣經國先生吧。 |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作者 蔡逸儒)四川災變,全台上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都想為受難中的同胞獻出一點心力。即將下台的民進黨政府大手筆的動用政府急難預備金,呼籲全台民眾踴躍捐輸,馬上就要重掌政權的國民黨則由連戰、吳伯雄以降,提出具体做法,展現對大陸受災民眾的關懷。馬英九甚至提出認養災區的主張,這確實是個值得稱贊主意,大家必須加以監督,確保能夠落實。
但是馬英九先生在接受美聯社專訪的時候,同時又提到兩岸統一“在我們這一生不太可能發生”,“連我們這一生要看到統一的談判都很難”,雖然馬氏談話還有前文後語,大家不宜斷章取義,或是擴大解釋,但是對於熟知兩岸關係,了解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人來說,這種談話輕則不宜,而且沒有必要,重則失當,可能增加一些困擾。馬英九前述談話實屬失言、失策。
中國人凡事喜歡點到為止,不願明言,有些事情可以說,但不能做;有些事可以做,但又不能說;有些事即或是個事實,但既不能說,也不能做。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州先生曾經公開撰文,質疑馬先生準備好了沒有,文章中提到,在兩岸關係沒有全盤周詳的考慮之前冒然發言,必然言多必失,不但損及自身利益,也有害兩岸關係。由馬先生這次講話看來,看來丁先生的質疑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其實大家都知道,兩岸現況大概只能不統、不獨、不武,中國大陸需要一個安定的國際、國內、兩岸環境,全力發展,目前政策主軸在於防獨重於促統,台灣同樣也要撥亂反正,努力拼好經濟,兩岸都有意避免衝突,但即或馬英九所言旨在取信美國、日本,討好台灣綠營選民,說他不會躁進取巧,但似也沒有必要一再反覆、過分強調此一說法。
同樣的,兩岸政治糾葛,其中牽涉到立場、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及不同的發展程度,要在可預見的將來奢談統一或統一談判確實是有點強人所難,或不切實際,兩岸關係還是要循序漸進,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和階段,大家確實不必、不能有過高的期望,但這並不表示以馬英九先生目前的身分、地位和高度,他就可以口無遮欄的隨便發言、表態。
過去,大家常常指責李登輝,說他白天談統一,晚上搞獨立;批評陳水扁,罵他早上說一套,下午又搞另外一套。兩人一再送出錯綜複雜、令人莫名所以的訊息,難怪搞得大家精神分裂,大陸也對彼等失去信任。現在的馬氏政府,一方面對大陸釋出善意,要改善兩岸關係;另一方面又任命賴幸媛及鄭瑞城等偏綠人士分掌兩岸及教育部門,馬英九本人又一再發言不當、過當,或許是該檢討、檢討了。
穩定、改善、加強兩岸關係不是小事、易事,台灣不必事事委屈,或凡事都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儘可、也應該一切由自身的利益出發,但嘴巴長在自己身上,那些話該講、能講、多講,或那些話不必講、不該講、不能講,或至少要少講,還是要多多斟酌、斟酌。心直口快、言多必失。馬先生啊!你現在已無隨便發言的自由和空間了,學學蔣經國先生吧。(作者 蔡逸儒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