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讓台灣協助川震重建 兩岸人民會更緊密相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7 01:10:06  


台灣921震災後實行的認養重建的模式,值得大陸方面借鏡。圖為長榮集團捐助重建的一所中學。
  中評社台北5月17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台灣援助四川震災熱情史無前例,在兩岸冰封8年後,格外有意義。包括國民黨、台灣中鋼公司等都有意要參與災後重建,後續發展若一切順利,台灣將可以在川震漫長的重建路上,與大陸人民緊緊相連,這樣的雪中送炭情誼,將遠超過兩岸通婚、直航,乃至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等所有的一切。

  以512四川震災之嚴重,災區之遼闊,災後重建肯定是世紀性重大工程,以台灣1999年921大地震的經驗,不是短短一、二年可以復原。台灣的重建經驗,將來極具參考價值,尤其是讓企業、公益團體以認養的方式,捐助災後重建的模式,相當值得大陸引進。

  認養重建的模式,在台灣是始於921震災,當時有意捐助重建的企業、團體很多,但又擔心政府的效率遠不及民間,也對官方主辦的公共工程不甚有信心,怕捐了錢卻去向不明,或蓋起來的新校舍被偷工減料,壞了他們的美意。

  交涉之後,官方便把需要重建的300多所學校列出清單,開放企業、慈善團體認養,包括慈濟基金會、富邦基金會、金車基金會等單位當時都參與認養,有些經費充裕的單位像慈濟一口氣就認養多所學校,也有部分企業共同認養,也有個人認養的。

  認養重建工程不止是出錢,更是愛心的付出。從找建築師跟校方開會,反覆討論老師、小朋友最須要什麼樣的房子,要幾間教室、要幾間廁所、操場要多大……,再到敲定設計圖、工程發包、監工、綠化、美化,認養的單位每個細節都要顧到。嚴謹的程度,就好比大企業在蓋自己的廠房、辦公室。

  認養單位之間,難免會產生比較的心理,每家企業都希望自己認養的學校是最漂亮、最具有特色的;所以921災後的台中縣、南投縣,許多重建的學校,都極具特色,而且品質都相當好,成為地方上的獨特景緻。

  更重要的是,認養單位經由長期的投入,都跟學校、地方產生了很深的感情,有的甚至繼續認養下去,不定期送些圖書、文具過去給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成為地方上的好朋友。

  蕭萬長、劉兆玄在1999年台灣發生921震災時,正是擔任行“政院正副院長”,兩人攜手一路走來,對救災、重建都非常有經驗。四川震災後,馬英九旋即召集蕭萬長、劉兆玄召開高層會議,敲定將以認養災區的方式,提供後續的援助。馬英九援引台灣921震災發動企業、慈善團體捐助重建的構想,日前也跟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討論過,未來可能交由黨來執行。

  台灣認養川震重建的最大意義在於,那不是一次性的金錢付出,而是持續性的合作與關懷,讓台灣幫忙,把災民的家園在瓦礫堆中重生,讓受災的可憐孩子們可以趕快回到學校,也讓兩岸人民減少隔閡。台灣與大陸過去8年來關係降到冰點,若能經由認養重建,兩岸的情感將是由下而上,用最自然的方式展開修補,待水到渠成,有什麼不能談的?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7.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