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蔡宏明:談經貿兩岸應先定框架協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2 18:51:51  


  中評社台北5月12日電/昨天剛發布為內定“總統府國安會諮詢委員”的工業總會副秘書長蔡宏明今天在台灣《聯合報》民意論壇發表文章,強調新政府對於“綜合經濟合作協定”的建構,除了如何構建對話的政治基礎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同時確立未來台灣長程的經濟發展願景與策略,並思考此協定如何為台灣長程發展願景注入活力,且對大陸經貿與全球布局有整體規劃。 

  蔡宏明在文章中指出,馬英九在“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首屆年會致詞指出,希望能夠跟我們主要的貿易夥伴簽定自由貿易協定或類似安排。由於馬英九所提“全方位談判”的範圍涵蓋大陸、美國、東南亞、日、韓和印度等,顯示其未來對外經貿發展戰略,並非單向地向中國大陸傾斜,而希望構建“全方位經貿網路”。

  他表示,然而,如何明確地向經濟夥伴提出足夠之“經濟誘因”,同時如何克服爭取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時所面對的“中國因素”障礙,是值得探討的。

  首先,就“經濟誘因”而言,例如對美FTA,台灣可以主動規劃,邁向台美自由貿易協定之最終開放目標,與對美國廠商之市場利益。新政府尤其應持續與美國進行貿易投資架構談判,並提出中長期貿易投資自由化計劃,與確認台灣可藉由突破稻米、藥品、智慧財產權等障礙後之貿易投資“全面自由化”時程與路徑圖,以展現落實之決心。

  其次,就“中國因素”之克服而言,由新加坡立場是:“如果台灣和中國大陸能在自由貿易協定方面取得進展,兩岸關係得以改善,而且只要經濟事務不被政治化,新台之間將有許多增進經濟合作的可能性”,顯示台灣必須向主要貿易夥伴說明,新政府除就直航、陸客觀光等經貿議題與對岸談判之外,未來還將擴及和平協議與國際空間,兩岸關係將持續改善,以爭取經濟夥伴支持兩岸經貿與台灣“全方位經貿網路”同步推進。

  第三,為彰顯台灣構建長期穩定的兩岸關係,以克服各國對“中國因素”之疑慮,台灣應提出對於兩岸經貿的“中長期戰略規劃的倡議與主張”。特別是大陸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已經建構“建立穩定的經濟合作機制,並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之長期對台經貿戰略架構,為掌握台灣之主動權,新政府也應提出長遠的兩岸經貿願景與戰略主張,以作為未來兩岸經濟整合的長期性發展“框架協議”。

  藉由此“框架協議”,台灣可以向大陸當局和經濟夥伴,宣示台灣的兩岸經貿的長期發展藍圖。例如:假設兩岸能克服政治障礙,則未來兩岸除可確定在一定時程(五或十年)內,逐步取消貨物貿易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逐步服務貿易自由化、建立開放和競爭的投資機制、促進兩岸投資、建立爭端解決機制之外,甚至可透過協商,逐漸形成“共同市場”。

  當然,在邁出“綜合經濟合作協定”的第一步時,新政府必須有一套機制,防止在選舉期間有極大爭議之“共同市場”可能導致“查甫找無工,查某找無尪,囝仔要去黑龍江!”對此,台灣可以透過兩岸平等協商,限制敏感性大陸農工產品進口、不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建立嚴格產品標準與檢驗制度,管制黑心產品入口,而避免對台灣的衝擊。

  最後,新政府對於“綜合經濟合作協定”的建構,除了如何構建對話的政治基礎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同時確立未來台灣長程的經濟發展願景與策略,並思考此協定如何為台灣長程發展願景注入活力,且對大陸經貿與全球布局有整體規劃。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