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劉明康:上海同國際金融中心比尚有很大差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9 19:52:21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今天表示,同國際上金融中心的客觀標準相比,上海在金融業發展環境和自身建設上還有很大的差距。

  新華社報道,由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証監會、保監會和上海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陸家嘴論壇,以“世界格局中的中國金融”為主題,9日在上海舉行。

  劉明康在此次論壇演講時說,上海銀行業的發展和其他行業一樣,“非常令人欣喜”。這種“欣喜”突出表現在,一是發展質量較好,上海商業銀行的信貸質量是全國最好的;二是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上海是銀行業機構種類、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三是國際化的程度在全國是最高的。

  “上海是外資銀行機構最為活躍的一個城市,去年我們提倡進行法人化的轉制,外資銀行有九成以上選擇上海作為注冊地。上海的外資法人銀行數量現在已經達到14家,正在排隊申請的還有四五家,在滬的外資法人銀行的總額,佔到全國外資銀行總額的比重將近60%。”劉明康說。

  “但是,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同國際上的金融中心標準相比,上海還有很大的差距。”劉明康說,一方面,上海金融業的發展環境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應當繼續推進完善市場化建設的進程,注意吸收國際上各個國家在建設金融中心中的良好做法,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完善執法體系、中介服務體系。應當進一步加快對稅收方面的研究,盡快地出台稅收方面對金融業穩健運行、科學發展的配套支持。這些問題需要從國家層面上來統籌考慮,循序漸進地給予解決。

  另一方面,劉明康認為,上海自身也需要加快做好相應的建設。“比如說要優化整個信用文化的建設。推進信用文化的建設,這就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推進理念的轉變,為信用文化的建設做出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安排。”

  其次,要進一步優化上海地方金融服務的軟環境,進一步完善高等和專業的金融教育,使它能夠具備新的國際水準。

  最後,“應當是增強為全人類服務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打破我們現在的行政范疇框框,努力去吸引、培養和真正地留住金融業的人才”。劉明康說,這一點非常關鍵。根據估計,紐約華爾街的金融從業人數在40萬人左右,倫敦也在25萬人到30萬人,而上海到去年年末只有十幾萬人。更重要的是在專業素質和服務的質效、敬業的態度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