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520就職演說 關係兩岸互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0 01:06:34  


中評社舉辦“解讀馬英九的兩岸棋局”座談會。(中評社李仲維攝)
  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記者 李仲維)中評社9日舉辦“解讀馬英九的兩岸棋局”座談會,與會學者專家咸認為馬英九的520就職演說對兩岸關係非常重要,是北京方面觀察馬英九的重點。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表示,馬英九的520就職演說將是歷史轉捩點,因為北京方面認為以前或許可以有競選語言,但就職演說就不一樣了,將是北京觀察馬英九重點之中的重點,比賴幸媛的人事案更具指標意義。

  張五岳認為,北京希望把九二共識化約為08年的主要基調,把05年國共五項願景變成馬英九執政後的共識,因此馬英九將如何提九二共識?如何表述?如何提出兩岸在未來四年和平的基礎上,表達出台灣人民的願景?以及在兩岸交往當中,台灣人民的權益如何保障?

  張五岳指出,兩岸政治和緩將是長期的願景,從此衍生出的和平協議難度會比較高,目前馬英九唯一能做到的,是讓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忠山建議,馬英九不一定要在就職演說中爭歷史定位,可以循著他自己提出的政見走,因為大陸方面也在觀察馬英九穩不穩定,看馬英九是不是中國人?

  他認為,馬英九可以在兩岸雙贏方面加以著墨,台灣贏的方面在哪裡?大陸贏的在哪裡?用這個方式來表現出兩岸對等,而如果讓競選政見藉由就職演說成為官方的宣布,一方面可以表達出善意,也可以成為全民的願景。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具有戰略定位的價值,北京不會在乎馬英九講台灣的經濟、社會問題,而會關注在兩岸這一方面,他認為,馬英九雖然提出的兩岸互不否定,台灣“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但沒有說明台灣到底是什麼?郭正亮認為,馬英九如果回到“一中各表”的論述,是不是代表回到新黨的意識型態?

  國民黨“立委”張顯耀則表示,馬英九在就職演說當中,一定要反映出兩岸政策,這是躲不了的,“不統”是對台灣內部交代,“不獨”是對大陸承諾,“不武”則是對美國的保證,就像陳水扁在2000年提出的“四不一沒有”一樣,這是用一種負面表列的方式,讓大家安心、不出錯的維持現狀。

  張顯耀說,他希望馬英九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穩住兩岸政治情勢,或至少穩住在第一任任期內不要進行政治談判或啟動不必要的政治爭議,並在四年任期內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架構來推動兩岸經貿合作,讓兩岸多溝通,發展台灣經濟,在有了政績之後,第二任再啟動兩岸政治、軍事協議。

  張顯耀分析,馬英九對兩岸關係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和主導權,這和大陸最高領導人胡錦濤一樣,據他觀察,胡錦濤是幾十年來,大陸領導人對兩岸關係瞭解最深,並親自站到第一線指揮的人,大陸在江澤民時代處理了港澳回歸,胡錦濤現在也想寫歷史,因此親手處理對台關係。

  “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吳玉山指出,九二共識具有統一的意涵,是“中華民國”式的統一,也具有對兩岸統一的承諾,但馬英九在競選時提出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則具有“不統”的意涵,因此他認為馬英九已經把國民黨帶到政治光譜的中間,因為中間這一塊會有選票,如今馬英九選贏了,要在就職演說裡怎麼說?說什麼都會得罪兩邊,因此他建議回歸到“中華民國”就好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