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次貸危機才剛開始?更艱難階段還在後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4 17:31:31  


  “‘海歸派’的同志說,在美國,大家都憂心忡忡,情況不是很好;到中國來一看,大家都在搞研討會,研究金融發展、經濟改革,與前者形成了强烈對比。”4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届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上,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景學成講述了最近一次研討會的經歷。

  令“海歸派”們憂心的仍是美國次貸風波。不過,隨著美林、花旗、摩根大通等國際知名投行一季度財報的紛紛出爐,金融行業似乎已經加快了沖减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資産的進程,市場關于次貸危機底部的爭議也日益白熱化。

  次貸是“問題”不是“危機”?

  “那里的情况很糟糕,而且並沒有結束。”景學成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如是指出。景學成强調,次貸危機並沒有結束,受到波及的行業和企業正在顯現。

  “我並不是說又出現新的危機。現在沒有誰能肯定次貸損失到底有多少。有說1萬億美元的,也有說8000億美元和6000億美元的。國際研究機構有一些拍腦門的說法,認爲有多大就是多大,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所以可以想象它有多大。”

  “次貸問題取决于金融進取戰略。爲什麽用‘次貸問題’而不是‘次貸危機’,因爲我覺得危機是失控的,但現在次貸在一個可控範圍內。”在會上,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譚雅玲以上述開場白開始了她的演講。

  譚雅玲認爲,之所以說次貸可控,緣于對次貸本質的認識。而在控制次貸的過程中,政策、價格、策略等都給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混亂,包括心理的混亂、價格的混亂、政策的混亂等,導致次貸帶來的緊張程度大于它的實際內容和實際規模。

  市場人氣逐漸升溫?

  4月16日,美國第三大銀行摩根大通發布季報,其中指出,受次貸相關資産沖减拖累,該行第一季度盈利驟降50%。但該公司總裁稱,次貸危機已經接近尾聲,幷宣布將通過增發股票提升資本金60億美元。

  無獨有偶。花旗4月18日公布的一季度財報也提振了市場信心。報告顯示,花旗集團一季度營收132.2億美元,同比下降48%,但高于此前預計的127.7億美元。在進行130億美元的資産沖减後,當季損失達51億美元,遠低于上一季度100億美元的虧損額。

  此外,卡特彼勒、穀歌和其他一些獲利來自海外的企業也公布了較强勁業績,從而緩解了投資者對企業和消費者支出的持續憂慮,點燃了次貸危機低穀已過的希望。Wells Fargo外匯策略主管Nick Bennenbroek稱:“市場普遍認爲已經度過最艱難的階段,人氣在升溫。”

  更艱難階段還在後面?

  美林的觀點卻不同。美林銀行首席執行官約翰·塞恩指出,他並不贊同其他華爾街同行的樂觀論調,“我希望那些說困難已經結束的人是對的,但我對此表示懷疑。”他認爲,消費者剛剛開始感受到食品及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美林還沒看到信貸緊縮對實體經濟的全面影響。

  4月17日,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證券公司宣布,公司今年一季度虧損21.4億美元,分攤至每股,相當于每股虧損2.19美元,與次貸相關的减計資産共計 66億美元。這已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林連續第三個季度巨額虧損。去年同期,美林盈利21.1億美元,折合每股盈利2.26美元。之前根據湯姆遜金融的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對美林的平均預計爲一季度每股虧損1.99美元。

  美國著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宣布,鑒于美林“在貸款市場處境惡化”和最新减記資産數額,它可能會在最近6個月內第二次調低美林信用評級。

  美林預計,更艱難階段即將到來,計劃裁撤數千個工作崗位以削减開支。有媒體預計,美林裁撤職位約3000個,有的甚至認爲,會有4000人下崗。(來源:國際金融報,4月22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