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WTO秘書處4月21日啓動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程序,一個月後,中國將在日內瓦迎來WTO對華第二次貿易政策審議,此次審議最敏感的問題,仍是美國等國最爲關注的貿易順差與匯率機制、中國貨幣政策、出口貿易政策。
這將是一次“大考”,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的貿易政策飽受爭議,迄今爲止,歐美等國已經携手在WTO爭端解决機制下提出了包括汽車零部件進出口政策、知識産權、出版物市場准入、補貼措施、金融信息管理措施等多起申訴。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WTO秘書處4月21日向各成員國發放兩份新的文件:2008年對華貿易政策審議WTO秘書處報告和中國政府自己撰寫的《政策聲明》,啓動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程序。第二次審議最敏感的問題,仍是美國等國最爲關注的貿易順差與匯率機制、中國貨幣政策、出口貿易政策。
美國一些議員一直聲稱,中國通過扭曲匯率機制對貿易形成補貼。爲了闡述這一情况,2008年1月30日,WTO秘書處貿易政策審議司司長布內坎普(Clemens Boonekamp)專程訪華,與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官員會面了解情况。當時人民銀行官員表示,IMF都沒有認定中國操縱匯率,如果WTO秘書處在自己的報告中引用非權威機構的結論,是站不住脚的。
商務部世貿司司長張向晨說,“雖然貿易政策審議本身對WTO成員國沒有强制性,是一個軟性機制,但是作爲WTO三大機制之一,它其實是在規則制定和爭端解决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各成員國之間的溝通。”“現在世界經濟下滑,中國成爲替罪羊,受到一些攻擊。如果我們可以在WTO以一些專業翔實的事實和數據來說明我們的立場和政策,就可以爭取更多的成員理解,這非常重要。”
按照程序,WTO秘書處撰寫報告之後,會就初稿和二稿與被審議的國家交流意見,終稿則直接散發給所有WTO成員國。2007年初,WTO秘書處先是向中國提出了300多個問題,要求中國提供宏觀數據、信息等資料。5月,又專門訪問中國,會見了相關部委,籌備報告初稿。
蘇靜說,“通過我們的努力,初稿有了一些改變。”她舉出的一個例子是,初稿中,秘書處對於中國知識産權保護的描述和結論非常不利於中國。中方隨之提出,中國幾年中在保護版權等問題上作了大量工作,法律體系日益完善,執法也有了很大進步,希望結論能够更加客觀積極。此後二稿中,秘書處吸納了中方的建議。
另一個爭執點出現在對中國反壟斷法的評價,秘書處報告初稿中表示,質疑中國是否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反壟斷法執法體系,蘇靜和她的同事則表示,中國正在籌備反壟斷法執法機構,幷且秘書處報告中不應對未來作出猜測。
但是令蘇靜遺憾的是,關於中國的補貼問題,可能仍然會在WTO秘書處最終的報告中出現。秘書處的邏輯分析是:中國爲了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消耗大量資源的産品的出口(如煤、鋼鐵等),增加了這些産品的出口稅,導致這些産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供應,國內市場供應充足,價格被壓低,那麽所有利用這些産品進行生産的下游産品都受到了間接的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