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杜正勝百萬出紀念冊 塗脂抹粉只會更難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1 10:26:32  


杜正勝百萬元出“寫真”想為卸任劃完美句點,恐怕只會愈描愈黑。(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 高菲分析報道)台灣“教育部”花費近百萬元,趕在520前為“教育部長”杜正勝出特刊(部長畢業紀念冊)。國民黨“立委”江連福昨天上午強烈痛批杜正勝除了藉浪費公帑為自己粉飾門面外,只能以自卑加自負來形容,除此之外找不到更好的解釋。

  前綠委王淑慧昨天下午在電視時政評論節目上叫大家不要“追殺”將要下台的杜正勝,卻迴避“追殺”杜正勝的原因,又指某某市長卸任時,也出類似紀念冊的書。事實上,杜正勝出特刊是教部職員向江連福檢舉,指部長辦公室為紀念杜正勝卸任、宣揚政績,並不是藍委有意要刁難他,想必是連自己人也看不下去才會去檢舉。

  據指出,出“畢業紀念冊”通常是縣長、基層議長一些很基層的官員所喜好的,這些人知識水平不高,政治意識低,愛搞這玩意兒可以理解,但以“部長”一職的高度,實在沒必要如此作為,加上歷任部長都沒有前例,用膝蓋想這樣做肯定不妥,引起部內批判“拍馬屁”、浪費公帑聲浪可謂是自作自受。況且杜正勝任內推行的教育政策和個人言行備受爭議,出紀念冊放諸社會公評,斷言是“罄竹難書”,被罵得臭頭。

  按常理來看“畢業紀念冊”,都是歌功頌德成份居多,沒有人會笨到出紀念冊來唱衰自己吧。台灣“教育部”回應特刊是為記錄杜正勝四年來施政主軸及成果,得標的“遠見雜誌”說,專刊非只有杜正勝個人,也非歌功頌德,這說法很令人存疑。而通常“畢業紀念冊”是下台一段時間,短則一年,長則十年以上才來做的事情,待社會沉寂,新人接任,新舊可以對比,由社會公評,才是最好的“畢業紀念冊”,比任何人/機構所撰寫的紀念冊更有說服力和價值。

  但這麼簡單的道理,上古史學者杜正勝卻不懂?說穿了自卑和自負做崇。自卑的人懼於自己被看穿,會想盡方法包裝自己,自負的人,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就算做得有多爛,他也敢拿出來炫。杜正勝任內台灣教育方面有何成果?“三隻小豬”是成語算不算?新解“罄竹難書”算不算?因為這兩個和教育有關。無關教育的則是一籮筐,搞意識型態“去中國化”,主導“中正紀念堂”和“大中至正”更名引發社會極大爭議,推記者麥克風,因為麥克風有很多細菌,公開場合打瞌睡等等多不勝數,這些應該列入紀念冊吧?!

  杜正勝被質疑浪費公帑也非第一次,今年2月他原本要出訪南美洲,自稱是要和巴拉圭總統密談,並有隨行媒體參訪,並傳他可能到巴拉圭的國立大學領取榮譽博士學位,因為他是唯一一位不具博士學位的“教育部長”,但消息曝光,藍委痛批,民眾罵翻不搞教育,跑去拼“外交”,最後不得不取消出訪。

  有時事評論員指出,杜正勝一直為沒有博士學位而耿耿於懷,加上社會對他的觀感太差,台灣“教育部”出紀念冊為他重新打磨上粉,讓他取得心理平衡,是否如此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杜正勝”已成為定格的形容詞,再塗脂抹粉只會更難看。

  曾經和杜正勝共事過的國民黨籍“立委”邱毅下午在電視時政評論節目上指出,他所了解的杜正勝是很自負,又顧影自憐的人,在質詢時常被“立委”李慶華等人猛K,但杜認為自己是資深的學者,這些“立委”都沒資格罵他,有時會刻意擺出孤芳自賞的高傲,也會故意矯枉過正,邱毅認為杜正勝是學者從政的負面教材,值得借鑑。

  邱毅的話有道理,未來接掌台灣“教育部”的人,應以杜正勝為鑑,馬政府在任用新“教長”時,也應以杜正勝為鑑。新任“教長”應具有的條件,在馬蕭政見有陳述:不應成為政治人物的助選員,也不可成為特定政黨貫徹其意識形態的工具,馬英九也認為,除學識外,品德很重要,言行要展現一定程度典範,成為全台師生仰望的人物,有望接任“閣揆”的劉兆玄近日表示,不要站台輔選,不要有意識形態,推動教改要不斷微調,不要革命;這些都是杜正勝的反面,也是他所缺少的。

    相關網址: 民進黨輸了 賴著不走的他終於要走路了(圖)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