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朱立倫:大家被恩恩怨怨綁太久(專訪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5 01:11:41  


慈湖特展中心已經準備就緒,等待觀光客的到來。(桃園縣政府提供)
 
  第一個是“自由貿易港”的觀念,台灣第一座自由貿易港就在桃園,是屬於小規模的;而在自由貿易港的周邊有許多物流中心,讓貨物運輸可以快速流通;貨物進出即可在地加值,會有加值中心;貨物還可以在這裡展銷,所以會有會議展覽中心;我們許多的觀光客、商務客人來台,他們可以住在機場附近,因此有過境旅館;此外,很多消費也可在機場周邊的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而且在機場周邊工作的人也可以居住在機場附近,也就是一個生活中心。這轉變成“航空城”的概念。

  “航空城”的觀念不是我創起的,很多國家都這麼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荷蘭史基浦機場(Airport Schiphol)、美國的達拉斯機場(Dallas-Fort Worth),在亞洲臨近地區,也有日本關西機場、韓國仁川機場、香港赤鱲角機場等,甚至中國大陸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桃園國際機場轉型成桃園航空城是必然的,過去我們的機場像租界,用圍牆圍起來;飛機降落我們都說台北到了,把人送到台北,這些觀念都要改,以後就是在航空城做周邊發展。

  我們大概2、3年前就有此構想,也做了很多規劃;但是我們發現最大的困境是要突破現行的法律限制,因此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出一個特別條例,突破現有的民航法、都市計劃法、自由貿易港特別條例、勞工使用與關稅進出等等;所以我們根據其他國家經驗,提出“航空城特別條例”。我那天在“立院”特別強調,特別條例絕對不是中央與地方分權,機場的主管機關還是“行政院”,所有事務還是由“中央”負責;那有人問桃園縣府賺到什麼?我說我們不需要賺到什麼,只要航空城能帶動桃園經濟,我們就賺到了,我們並不是去搶這塊大餅,而是抱持共存共榮的想法。

  第二個,現在我們先代替“中央政府”做一些事前的前置作業,如都市計劃、航空城細部規劃;將來馬先生執政後,因為他已把桃園航空城納入愛台12項計劃中,我們希望直接由“中央政府”接手,桃園縣配合,把航空城推出。

  為什麼我說航空城與兩岸關係密切呢?因為大家都在喊三通直航,三通直航的第一個機場絕對是桃園機場,雖然馬先生提出7個機場,但那是長期發展才有這種可能,短期一定先以桃園機場為主。那桃園國際機場準備好了嗎?桃園國際機場不只是讓客人進出而已,還要照顧到客人的需求;所以不只是回應馬先生愛台建設,我們對兩岸三通後整個機場周邊的發展做規劃。

  而且我們不僅要與大陸通,更重要讓台灣回復為亞太的空運或營運中心;蕭先生當“行政院長”時就提出這個計劃,我們已經慢了10年,今天我們也許不能做為全亞太的核心,但絕對是區域中重要的轉運中心點。這是我在縣長任內第一個要推的大計劃。

  李:縣長剛剛提出的以桃園為基礎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我們的起步已經慢了;綜觀整個亞太地區,浦東、香港都已蓬勃發展,那你認為這三地以後的競爭趨勢如何?

  朱:我們這樣講好了,這三地都各有優勢;那我們桃園最大的優勢在於地理位置。把地圖攤開,我們是在亞太地區所有主要城市的中心點,從浦東、香港、首爾、東京、曼谷、馬尼拉,甚至到東南亞的新加坡或雪梨,我們幾乎是在中心位置;而且從歐美來的班機沒有辦法直飛新加坡或香港,必須靠我們這裡做營運中心,這是我們的先天優勢。

  第二,在三角關係上,每個地區扮演不同的角色;香港是金融貿易、大陸是科技生產、台灣為研發,將來朝向區域合作的觀念發展,台灣必然會扮演關鍵性角色,而建立三角關係後,三地在人貨運輸上,應該會有更密切的合作。

  李:那在這整股趨勢中,縣長預計要幾年能夠完成?

  朱:現在是2008年,初期計劃要在未來8年內完成;我們的規劃面積達6150公頃,估計會有約2兆(新台幣)的投資,我們也希望讓更多民間資源投入,像土地開發、建設投入、機場營運等都可由民間代理,創造8萬個工作機會。以長期目標來說,我們還會繼續擴充,將延伸到北縣台北港周邊、與大桃科學園區附近,我們初步預計要12年達到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臺灣焦點人物專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