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馬英九訪美的大門並未關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3 11:50:57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中國時報記者傅建中發自華府的報道說,外傳馬英九已經向華府撤消訪美的要求,據極可靠的消息說,這並非事實。剛從台北返回華府的國親駐美代表袁健生未來幾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的,而這些日程以他和美方官員商談馬英九訪美的可能與技術性細節為主,可以說馬在五二○前訪美的大門並未關閉,實際上是敞得開開的,而美方的回應也依然是積極的(positive),雙方都致力於能有結果。 

  據了解,早在馬英九當選前,袁健生即已向美方就馬若勝選後訪美一事進行摸底的工作,當時美方的反應是正面的,只是越接近三二二的大選前,美方就變得越發謹慎而少談此事了。所以馬英九當選後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訪美的願望,並不全然使美方感到意外,況且馬的目的在向美國示好,絕非非要訪美不可,而是希望藉美國之行在就職前修復與美國的關係。這也是袁健生未來幾天與美方會談的重心,相形之下,顯得馬訪美不是袁要洽談的當務之急 (top priority),其實這是策略的運用,藉壓低(de-emphasize) 馬訪美以降低外間的期待 (expectations),骨子裡則是全力進行馬訪問事宜的商談和安排。 

  對馬訪美最大的不利是時間的緊迫,在他就職前,已剩下五十天都不到了,須知馬二年前以台北市長和國民黨主席的身分訪美,就花了袁健生兩個半月的時間安排,如今馬以準“總統”之尊來美,自是更加玆事體大,不得不慎重將事而需要更多的時間。安全、美方的接待規格、馬此行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implications)等,無一不需從長計議的,這不是說時間上已不許可馬訪美,而是說為了保證馬美國之行的成功,不能草率從事。 

  就目前的情勢看,美國朝野、包括輿論及學界在內,均對馬英九深具好感,並有所期待,對馬訪美持有疑慮的人只占少數,這對馬終能成行是一頗為有利的因素,至於成行的機遇率,就得靠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了。 

  可以說,馬英九訪美現己不是if(假如)、而是when(何時)的問題了。成功的比例有多少?開始時華府各方的看法是“杯子半滿和半空”(glass half-full and half-empty)兼而有之,現在是“半滿”者佔上風,而且杯子有持續挹注的傾向。馬本人對於美國之行的成功與否則是以平常心看待,成固可喜,否亦不憂。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