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核彈頭錐運台內幕:台或借機吃透相關技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2 10:26:48  


美國軍工廠工人裝配戰略導彈分導核彈頭,該彈頭可裝備民兵-3或和平衛士戰略導彈。(資料圖)
 
  《華盛頓郵報》記者喬什·懷特3月28日報道稱,核彈頭錐錯送台灣的烏龍事件發生後,國防部長蓋茨下令對核武庫進行一次徹底點驗。根據蓋茨的指示,美國空軍、海軍和國防後勤局必須在60天時間內對它們所管轄的核武器以及零部件進行一次全面清點,以確保“所有的核武器都在有效控制之中”。 

  據五角大樓退役高官透露,美國號稱有“世界上最嚴格的核武器管制措施”,以確保美國總統對核武器的最終控制權。其中,核武器點驗制度是最重要一環。每個月和每個季度,掌控核武器的部隊和保管核武器的後勤機構都會對所屬核武器進行清點核實,再將這些核武器零部件的數量、狀態與所處位置上報到五角大樓和白宮。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說:“我們核武器的一枚螺絲釘都不會出錯!” 

  然而,這次核彈頭錐“錯送”台灣事件,以及去年8月美國空軍轟炸機“錯運”核導彈,導致6枚核彈失控36小時的事件說明,美國的核武器點驗制度有漏洞。 

  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希爾說:“事件發生後,我們向駐美國的中國外交官和北京的政府官員及時通報。我們明確告訴他們,這絕對是一起事故,我們毫無保留地告訴他們所發生的一切。” 

  美國馬薩諸塞州民主黨議員、衆議院不擴散小組聯合主席愛德華J·馬基表示,最新的這起事件凸顯美國軍方加强對核武器控制的重要性:“下次你再把敏感的武器裝備送錯人的話,恐怕不只是‘還回來’的問題了。” 

  3.台軍有機會吃透“天上掉的餡餅” 

  在美方喋喋不休解釋時,外界最感興趣的是:在核彈頭錐逗留台灣的18個月里,台軍做了些什麽?國防部長蓋茨也想知道,台軍是否對核彈頭錐動了手脚? 

  據美國科學家協會核情報項目主任漢斯·克里斯騰森介紹,上世紀70年代,台灣軍方試圖研發彈道導彈,幷得到了以色列的幫助。但該計劃于1981年中斷。此後,台灣獨立進行能將衛星送上天的大功率火箭的研發,但同樣沒有大的進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台灣巡航導彈研究“突飛猛進”,去年3月更是成功地試射了最遠能打香港與上海的巡航導彈。

  另外,美國中情局于1月解密的一份《核武進一步擴散前景》報告顯示,在1974年時,美國曾把台灣列爲可能發展核武的頭號地區之一;報告評估台灣當時要制造核武還需要5年。據稱,美國政府在之後施壓台灣政府停止核武計劃。不過,2007年8月出版的《灰燼的遺産:中情局曆史》一書披露,直到1986年,中情局雇用的一個特工張憲義揭露台灣仍持續進行相關研發,台灣才停止核武計劃。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核彈頭錐逗留台灣長達18個月,且台軍顯然已經識破這些核彈頭錐的真面目,因此台軍是否借機“偷藝”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事件曝光後,國民黨“立委”林鬱方在“立法院”當面質問“國防部長”,中山科學院是否借機研究過美國的核彈頭錐呢?台“國防部長”回答說:“據我所知,沒有。畢竟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不是人人都能吃著的。”另一名自稱知情的台灣軍方高官也表示:“那個包裝箱外的貨物說明顯示的是‘通用直升機電池組’,可打開後發現不是我們要的東西,我們也不知道那是什麽玩意,所以就告訴美國人他們送錯貨了。” 

  然而,“國防部長”和這名台軍高官的話與事實矛盾,因爲台灣“國防後勤局”局長公開表示,台軍方是在識破“導彈彈頭”真相幷告知美方後,才引起美國方面重視的。因此,國際軍事觀察家與分析家認爲,18個月時間足以讓台灣中山科學院和軍方導彈專家將美國的核彈頭錐拆解複制,然後重新組裝起來。如果這屬實的話,那麽台軍在核武器與導彈技術兩個方面都會獲得“突破性進展”。 

  4.美故意“錯送”給台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