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評社座談 改善兩岸關係,馬只能一步一步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3 12:39:16  


中評社22日晚上在台北針對台灣大選舉行即時座談,邀請多位知名學者出席。(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台北3月23日電/馬英九以765萬超高票數當選“總統”,台灣即將展現新局!學者認為,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應該大開大閡,早日重塑台灣的競爭力,把過去虛耗的儘快補回來。但面對另外4成沒有把票投給他的選民,學者也認為,立志要當“全民總統”的馬英九,要改善兩岸關係,只能一步一步來。

  由中評社舉辦的“迎接台灣政治新局”座談會,22日深夜在台北舉行,針對大選結果,即時邀請多位學者專家進行深入討論。座談會由台灣《中國時報》常務董事黃肇松主持。 

  前新黨“立委”、目前任教於金門技術學院的周陽山表示,台灣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台灣已經失去了20年;這被虛耗的20年,馬英九要做的是補洞的工作。

  周陽山認為,這包括第一,台灣的競爭力下降,教育、居住空間、就業環境等各方面都是。尤其,以青少年競爭力薄弱問題最為凸顯,他們在學習力、身體、工作意願、世界觀的表現上,都遠遠不如其他兩岸三地的學子。在經濟方面,台灣在大陸的傳統工業也逐漸失去優勢,像今年就有不少台商被迫從東莞遷到越南;還有本土產業也慢慢萎縮,台南、高雄等地就業機會減少、人口高齡化的情況增加。而大陸學籍的認同問題,若不開放大陸學歷,台灣約有1/3的學校都要倒閉了。

  周陽山認為,對這樣惡化的情況,領導人若沒有一套好的發展策略,相關配合的開放、鬆綁的政策,台灣是走不出去的。這個問題國民黨未來要負全責,因為“立法院”是最大的阻礙。整個國會、選舉制度、樁腳系統都要改變,不能讓政治成為經濟的絆腳石,這也要由國民黨帶頭改變。所以要看馬有無魄力、整合國民黨,由政治來突破經濟。

  第二,在兩岸政策上,馬應該大開大閡,我們應該學習芬蘭與愛沙尼亞兩國的互助關係,建立友好關係,不該再用意識形態區隔。其中,三通政策爭取兩岸、海西資源,而這必須在4到8年之間完成。兩岸問題前提若涉及主權的談判,周陽山認為,短期開展不了。

  周陽山分析,馬的突破點在於小三通不設限,金馬地區的侷限與港澳地位的不可取代性,在台灣部分我們只能把門盡量打開。主權事務上,大概只能走擦邊球。他估計國民黨仍會擁有2012的修憲優勢,在2016年可以改變。在兩岸和平協定上,對於反對的41%(票投謝長廷)人民而言,沒有人可以幫馬解套,我認為馬在2012前不會做,2016才有機會。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認為,以目前的“立法院”結構,1/3的區域“立委”專業性不夠,素質也差,他很懷疑由他們來引導台灣方向的成果,馬英九是否能影響“立法院”?蠻難的!他並不樂觀。而兩岸的關係與整合也不容易,從馬英九的性格、出生,和41%的民進黨基本盤來看,這次選舉綠營一打馬就退縮,兩岸關係要有所進展也很難!

  兼任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中央大學特聘教授朱雲鵬表示,馬英九上任最大的難題,是美國經濟在次貸風暴衝擊後並未恢復,而台灣是小型開放的體系易受影響,但幸好這是暫時性。

  他認為,再來也是兩岸關係,馬曾說要簽訂兩岸和平協定,也非短期可達成。兩岸包機增加、開放觀光客來台是可先行的,因為技術性的問題都已解決了。而台灣人民對此議題還有歧異,馬又說過要當全民的“總統”,所以要改善兩岸關係,馬只能一步一步來。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