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憂國勤政治理清明 頻問蒼生招遠修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6 11:56:21  


溫家寶在陜西看望農村留守兒童。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溫家寶的辦公桌上始終放著三張表——全國糧價表、副食品價格表和各類物資的庫存表,隨時為他作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新華社報道,16日,溫家寶再次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這位“平民總理”在剛剛過去的5年任期內,帶領中國政府內閣勵精圖治,始終把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施政最重要的位置,正如他的座右銘所印證——“天下最大事,莫非萬民之憂樂”。

  民間疾苦 枝葉關情

  關注民生是溫家寶主政5年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從2003年3月上任後,他一共主持召開了211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民生議題多達大約80項。

  面對財政連年超收,國務院研究決定,超收部分主要用於改善民生、推進改革,重點用於“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並向中西部傾斜,讓公共財政的陽光越來越多地照耀到廣大人民群眾。

  5年間,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以相當篇幅闡述令人振奮的民生新政,2007年和2008年,相關內容約佔報告全文的七分之一。

  其中,“三農”比例十分顯著。在溫家寶的直接主持下,中國提前兩年實現全國取消農業稅,徹底告別了2600多年皇糧國稅的歷史。

  5年間,國務院還推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發放種糧補貼、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7.3億中國農民的幸福感明顯上升。

  出身於書香門第的溫家寶特別重視教育工作,他強調“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國家實力,才能真正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國家”。

  在本屆政府任內,中國實現了6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免費教育,使期待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寒門學子有了更多搏擊人生的勇氣和信心;同時打贏了一場在西部地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攻堅戰,100億元財政投入換回“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8%的喜人成果。

  總攬經濟 穩健前行

  在備受關注的經濟領域,溫“內閣”以靈活有效的宏觀調控配合市場機制,實現了中國經濟連續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其間波幅僅1.4個百分點,呈現罕有的高位平穩運行態勢。

  5年間,中國經濟總量連升兩級躋身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外貿總額由世界第六躍升至世界第三,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一。

  當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駛入“深水區”,在溫家寶任內,中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力推金融改革。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嚴峻形勢,中國展開“背水一戰”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的三家已在股改後成功上市,目前以市值計均進入世界前十。

  2005年春,溫家寶頂住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國際壓力,強調匯改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原則;7月,中國出其不意地啟動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國際輿論在意外之餘亦認為改革時機的選擇“很有藝術”。

  務實、穩健的溫家寶在工作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的廣泛讚譽,他沒有絲毫沾沾自喜,而是常說要“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則安”。

  面對世界經濟放緩和國內10年來最嚴峻的物價形勢,溫家寶在2008年兩會上強調,要審時度勢,靈活應對,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

  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溫“內閣”對於節能減排尤為重視。提出“十一五”約束性指標,制定綜合性工作方案,出臺各項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政策,關停落後產能……終於在2007年下半年收到初步成效。 nextpage>
  憂國勤政 治理清明

  “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數目。”溫家寶在多個場合提及的“乘除法”,點出了治理世界人口最多的經濟體之難。

  1942年9月出生於天津的溫家寶,60年代在北京地質學院深造8年獲得研究生學歷,畢業後遠赴西部的甘肅省工作。1982年他奉命調京,先後任地質礦產部政策法規研究室主任、副部長等職。1985年,他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次年升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在這一重要崗位上工作了8年。

  從1992年起,溫家寶先後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等。他兼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秘書長,長達10年。1998年,他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副總理,負責農業、農村、計劃和金融工作。中共十六大上,剛滿60歲的溫家寶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溫家寶出任中國國務院總理。中共十七大上,溫家寶再次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作為國務院的“掌舵人”,溫家寶十分注重政府部門的運作效率和科學決策能力。他指出,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是政府的四大職能,並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政府應該是“依法行政、公開透明、務實高效、清正廉潔”。

  溫家寶痛恨貪污腐敗現象。他在2007年的兩會記者會上直言:“對於那些貪污腐敗分子,不管發生在哪個領域、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他職務多高,都要依法嚴肅懲處。”

  廣納群言 頻問蒼生

  溫家寶注重聽取社會輿情。今年兩會前夕,新華網、人民網、央視國際等多家網站以“我有問題問總理”為題,向網民徵集問題,參與人次數以億計。

  連續兩年,溫家寶邀請包括種糧大戶、山村教師、養豬大戶、煤礦工人、下崗再就業人員、農民工、社區醫生等在內的10多位“草根”代表做客國務院會議室,就《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發表意見和建議,不少內容在最後成稿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所體現。

  與此同時,溫家寶不辭辛勞,親臨基層探訪民生疾苦。跟在他身邊執行採訪任務的記者說,總理走路很快,為了掌握最真實的情況經常臨時改變行程,而且習慣於白天考察、晚上開會辦公。對膳食的要求是:不讓陪吃,飯菜夠吃即可,不得剩下。

  溫家寶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地,穿著夾克衫和旅遊鞋、深入城鄉和災區與百姓親切攀談的形象為人們所熟悉。

  兩赴河南上蔡看望艾滋病患者、向陜西農民請教生豬養殖、踏雪慰問東北棚戶區居民、檢查雲南地震災區的房屋和存糧……

  2008年初中國南方遭遇特大冰雪災害。溫家寶九天四赴災區,親自指揮抗災。在京珠高速公路,他握著貨車司機的雙手說:“你們困在這裡的每一個小時,我都很難過!”在湖南省電力調度中心,他向3名因公殉職的電力職工的家屬深深鞠躬;在長沙和廣州火車站,他連聲向旅客道歉,聲音幾近嘶啞;在黔南觀音山,他艱難攀爬溼滑的陡坡,想要看望在山頂搶修電線桿的工人……

  讓中國民眾難以忘懷的還有,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剛剛就任總理的溫家寶頻繁出現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佑安醫院等抗擊非典疫情的第一線。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十一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