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這麼深的傷痕,選後能彌合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9 08:30:49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說,謝長廷在日前的公辦政見會上,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究竟誰當選,朝野會持續陷入與現在一樣的惡鬥?謝長廷自己提出的答案當然就是馬英九。第一個理由是馬與扁一樣是屬虎,所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個邏輯很坦白說根本無從評論;第二個理由就很有意思了,即“過去你怎麼對付人家,人家就怎對付你”,所謂的“因因果果,沒完沒了”,看看這場選舉,這幾句話不正好道盡了一切? 

  看到白冰冰與江霞彼此的言語攻伐沒有?看到演藝人員為選邊表態而怒言相向沒有?看到那些不想表態的藝人左右為難沒有?這些藝人昔日曾同在一個舞台上帶給人們快樂與歡笑,如今卻被冠上“挺藍藝人”與“挺綠藝人”的標籤,在藍綠各自的造勢場上彼此攻擊,用語甚至辛辣狠毒到不留情面。請問,有誰會真的相信,選後他們馬上就可以再度攜手重返舞台,來個“相逢一笑泯恩仇”?

  社論指出,演藝界只是一個小縮影。最近一陣子,從法界、醫界、會計師、工商聯誼團體等無數專業團體與民間部門,紛紛劃開了藍綠戰線,學界更不必提了;這其中有多少角色是該與政黨保持距離的,如今紛紛表態自我貼標籤。這叫人們如何相信,選後將一切如常,馬上又可重現一個健康、理性的公民社會? 

  謝長廷拿“果報邏輯”套在馬英九身上,認為由於國民黨過去對陳水扁家庭、“國務機要費”的無情追殺,如果馬英九當選,大家也一定比照“挺馬”、“反馬”。這個預言很有趣,無異挑明綠軍就算輸了,也絕不會善罷干休。換言之,這是不是說,只有綠軍贏了才有“和解共生”可談,綠軍輸了照樣互鬥到底?同樣的,假設這個果報邏輯果真有存在,謝長廷自己難道不算是催生者之一嗎?

  如果謝長廷可以一路藉著摧毀馬英九的人格,對馬英九進行抄家式的羞辱,而完成他所謂的“逆中求勝”。試問,有誰會相信,他只須任命一個國民黨籍的“行政院長”,就馬上雲淡風輕,就立即一切歸零,就隨即可邁入他所謂的“和解共生”境界?別的都不提了,就以他自己多年從政的智慧論吧,他自己會相信世間會有這般“天真”的政治嗎? 

  社論指出,做為一個負面象徵,甚至做為一個包袱,謝長廷一直企圖要與陳水扁切割。陳水扁的時代如果是一面鏡子,那麼也恰恰好提供了一個教訓,朝野之所以不能和解,朝野之所以會循環惡鬥,有大半正是選舉恩怨的延伸,所謂之“過去你怎麼對付人家,人家就怎麼對付你”,正就是每次選舉結束後的鮮明寫照。試想,如果競選期間不給對手留下任何餘地,請問,人家有何理由要在選後顯示風度? 陳水扁昔日獲得勝選,哪回不是召喚著要朝野和解?問題是選戰期間他所下過的重手,所發動的不留情面攻擊,有哪個被他汙衊、羞辱到遍體鱗傷的對手,還願意配合在選後與他和解? 

  這也正是謝長廷無論再怎麼詭辯,也沒法自圓其說的地方。如果選舉期間都無法做到最起碼的“和解共生”,有誰願意相信,他在選後就一定能促成朝野的和解共生?如果僅靠拋出一個“行政院長”,就能擺平朝小野大下的所有藍軍政客,從此以後大家都過著“幸福經濟”的日子,那大概真的也只能用“天真”來形容了。 

  社論認為,更關鍵的是,如果謝長廷真的可以藉由對馬英九全家的“清算”就獲得逆轉勝,那無異證明了一樁相當殘酷的現實:在台灣,專注公共政策並不能讓候選人成為領導人,相反的,只要針對對手及其家人進行“抄家式”的摧毀,即可以獲得多數民眾的認同並登上大位。那麼自今而後,還有哪一位有志於大位者,會再認真的去談政策、論治理?反正只要抓著對手及其父母妻女的負面傳言大加渲染即可,而且一點餘地都不能留,反正多數選民吃這一套,一切的一切,都是先當選再說。真要如此,請問台灣的選舉文化還有提升的可能嗎?台灣的朝野互鬥還會回歸正軌嗎?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