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粵港澳可能成立特別合作區的消息傳出,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多位港澳委員都歡迎有關的調研,並認為特別合作區若能成 功建立,將突破地域的限制,縱深三地的腹地,減化行政手續,進而優勢互補,更切合世界區域經濟發展的潮流。他們希望,建議能儘早落實,從而把粵港澳三地合 作推向新高峰。
據文匯報報道,民建聯主席譚耀宗3日表示,粵港澳三地完全有條件建立特區合作區,也應朝這方面努力,互相加強合作,包括加強經濟方面合作,促進交通 網路的越來越暢通,並一起對外宣傳:“三地各具特色,各有優勢,應該互有發揮,互相配合,優勢互補。”他認為,港珠澳大橋日後落成後,更可提供硬體的配 合,既然大家都有此目標,便應循此方面努力,這對三地都很有利。
信置主席黃志祥坦言:“好處是不得了!這樣一個大都市圈一定好,人口多、效率高,做事多些人,可以變成像東京一樣,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圈,全部超過兩三千萬人口,如果可以做到大都會圈,當然是好事。”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鑒林認為,建議若成落實,將對三地經濟及各方面的合作發展帶來很大幫助:“以前一直講泛珠,但聚焦不夠,應該要加強港珠澳一帶的經濟,尤其是深港兩地融合,在政策、文化、人員往來、交通融合等方面,進一步推動合作,是很重要的。”
他並指,這樣的建議非常有戰略性,三地應撇除固有的政策管治思維,解放思放,既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同時跳出“一國兩制”的框框,促進三地經濟、社會,甚至政治的合作。
自由党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也指出,“大家合作要一流,便要做好四流,即資金流、人流、資訊流及貨流。”他希望建議可儘快落實,但也明白還有很多技術性問題需要共同探索,共同解決。 |